中共平桥区委统战部
平桥区总人口86.1万人,有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3个宗教团体,3处寺庙,4个清真寺,52处基督教活动场所;有九三学社、民盟、民进、民建、农工党5个民主党派组织和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有党外县处级干部4名,科级干部36人;台胞、台属2500余人,规模较大的台资企业3家;侨眷、侨属1500人;工商联会员企业268家。
近年来,平桥区委统战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中心,找准切入点,抓住特色点,打造创新点,扎实开展统战招商工作,连续五年荣获全市“统战系统牵线招商工作”一等奖;积极探索创新,实行统战工作网格化管理,构建了大统战工作新格局。区中华职教社和美丽乡村援建工作更是风生水起,助推了统战工作出彩出果,也为全市统战工作增添了新亮点。
平桥区是一个劳动力资源大区,为做好群众的就业、培训工作,区委统战部借势而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职教强区”的工作目标,在省中华职教社和市委统战部的指导下,整合职教资源,牵头组织信阳市六职高、信阳航空服务学校及热心教育事业的非公企业家等,注册成立平桥区中华职业教育社。该社秉承蔡元培先生提出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使乐业者兴业”的目标,突出“统战性、教育性、民间性”的特点,以民建平桥总支支委刘品生创办的信阳航空服务学校为依托,开创“学校+企业+实训基地”的职教发展思路,构建具有平桥特色的多层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整合职教资源的基础上,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严家安还积极牵头协调解决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的土地拆迁、用电、融资等困难和问题,完成中亨集团一期用地的征迁工作,建起两进十出的双回线路,为实训基地的实训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积极争取,促成平桥区中华职教社被民建河南省委确定为培训中心。目前,平桥区公共实训基地共入驻企业、学校和培训机构20余家,其中,信阳泰蓝仿真科技有限公司拥有2个实训车间,主要从事飞机、直升机模拟器的研发、生产、培训、销售和服务,截至目前,已培训输送高级技工100余人,这些高级技工月工资都在万元以上;引入的CCC信阳培训中心,建有焊工、机电一体化和汽车维修3个实训车间,培训的焊工和汽修工在劳动力市场上供不应求。
如今,平桥区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引领,以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每年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5000余人次,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获得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第一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省委书记郭庚茂,市委书记郭瑞民等领导的充分肯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平桥区委统战部结合市委统战部开展的“同心实践”行动,把郝堂村确定为“同心实践”行动联系点,积极牵头组织30余位非公企业家捐资200余万元,为郝堂村建敬老院、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助推郝堂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促成省委统战部与郝堂村结为省级文明单位创建结对帮扶点,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台办等单位及其机关干部职工先后捐资100多万元,支持郝堂村建设社会公益基础设施等。区委统战部还定期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代表人士到郝堂村开展送法律、送卫生、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开展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郝堂村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2013年,被住建部评为全国第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示范”;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
平桥区委统战部发挥优势,凝心聚力,积极作为,有力地推动了平桥区统一战线事业的蓬勃发展,被省委统战部评为全省“基层统战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