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金奇)近年来,浉河区法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司法为民方面的独特作用,全力助推审判质效不断提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互联网+”助力审判管理专业化。该院安装案件同步跟踪监督考核系统,对全院审判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实时管控,随时解决审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审管办对全院审判执行工作进行专业化管理,对立案、排期、保全、调解、庭审、法律文书签批等关键节点进行重点监控。

“互联网+”助力司法公开常态化。该院将推进司法公开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注重发挥信息化优势,为司法公开打造新平台,将案件信息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庭审直播、人民陪审员等工作作为司法公开的关键节点,纳入流程管理,以公开促公正。今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案件1319件,公开裁判文书3000余篇,有效提高了法官司法能力和业务水平。

“互联网+”助力法庭建设规范化。该院坚持人、财、物向人民法庭倾斜,多方积极争取资金,加大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对东双河法庭、董家河法庭的便民诉讼中心进行改造扩建,对新建的李家寨法庭、游河法庭按照新建科技法庭规格升级,实现同步录音录像、庭审笔录同步展示,努力提高人民法庭信息化水平。今年以来,该院5个人民法庭办结民商事案件1100余件,占全院民商事结案总数的42%。

“互联网+”助力司法服务多样化。该院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和信息化格局的需求,以“三微一体”平台支撑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依托新媒体建立信息发布、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网上办事、综合服务、社会监督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司法为民方面的独特作用。截至目前,该院官方微信累计发布信息266期,发布稿件1400余篇,回复网友提问1600余人次,粉丝峰值达2000余人,连续6个月在《河南法制报》发布的“河南政法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省基层法院第一,受到了上级法院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