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立明 方慧玲

起网了!巨网在捕捞队员合力起拉下,逐渐缩小,鱼儿纷纷跃起,水花四溅……不一会儿,露天船舱已满满当当。昨日下午,记者在烟波浩渺的南湾湖上,见识了冬季渔业捕捞盛况。

在离大坝约1公里的一处码头,一辆活鱼运输车正在等候。

船靠岸,渔工们捞起一条条肥美的南湾白鲢鱼,装筐、过磅,最后投进了盛水的车厢。记者注意到,一些个头稍小的鱼被放生。“这些鱼不足5斤,还要继续放养。”南湾渔业捕捞队队长马超说。

“这车鱼有多少斤?得卖几天呀?”记者不禁问经常来提货的鱼店老板黄远建。“1万多斤,运到批发市场上,个把钟头就抢完了。南湾鱼,好卖!”黄远建介绍,信阳人爱用这种大白鲢腌鱼块、晒腊鱼,多时一天能卖两万斤。

“有胖头鱼吗?”正忙碌时,一刘姓女士来到码头询问。原来她在市里新开了一家餐馆,客人爱点南湾鱼头汤,她特地跑到水库来买正宗的南湾花鲢(俗称胖头鱼)。得知买胖头鱼要到南湾鱼专卖店,店里还会根据需要免费宰杀、切好时,打听到详细地址后,刘女士满意地去了。

“我们的专卖店除了市里的两家,还开到了郑州、北京。在北京, 南湾鱼俏得很!5斤、8斤、15斤以上的花鲢,每斤分别要卖到58元、68元、88元,随鱼还附赠炖鱼的南湾湖水。”南湾水库渔政站副站长吴良成自豪地说。

令南湾渔业人自豪的,还有南湾鱼前不久又获得的一项殊荣——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交会产品金奖。

据吴良成介绍,该站一直秉承“以水养鱼、以鱼护水”鱼水双赢的发展理念,鱼种投放规模、投放结构严格按科学比例进行,水库渔业资源丰富,保持了生态平衡。近年通过改进放养方式、调整放养比例和投放时间,渔业资源总量持续增加,水产品综合年产量由5年前的200万斤增长到现在的300万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