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11月17日清晨,浉河公园青年湖,一位女子不慎落水。正在公园晨练的多位市民上演爱心接力。施救者中,有年轻人、中年人,还有年近七旬的老人。成功施救后,他们默默离开,在冬日的小城传递着一种别样的感动和温暖。

这样的感动,在信阳层见叠出;这样的温暖,在信阳屡见不鲜。感动和温暖,正是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最鲜亮的底色。

2月28日,在庄严的北京人民大会堂,信阳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荣誉称号,成功获得参加2017年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通行证。首战告捷,面对新的大考,信阳全市上下再整旗鼓又出发,一场凝心聚力、积极作为、奋力突破的攻坚之战在全城打响。

超前谋划打基础

全国文明城市是对城市整体实力、内在魅力和发展活力的科学评价,是反映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全能指标”。对于正在弯道超车的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更被赋予深刻内涵——不仅是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建设宜居信阳的现实所需,更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在城市的各项创建工作中,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是龙头,是总揽。其他创建是文明创建的前提和基础。以文明创建为引领,强力实施集合创建,努力打造豫南文明之窗,是信阳当政者的睿智选择。早在2007年,信阳市就启动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六城联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8年,六城,信阳人一气呵成,连摘桂冠,带来一场信阳的城市大变革,文明大提升。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铸文明魂、育文明人、掀文明潮、创文明城,深入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为信阳在‘四个河南’建设中更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4月24日,市委书记郭瑞民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启新纪元。

以创建为责,以创建为荣,以创建为乐。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动员部署会和分析推进会,进行专题研究,全力推进,形成“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创建指挥部定期研究,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各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各种资源,保障创建工作“一盘棋”,形成了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

从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到10位厅级领导任组长的10个专项创建工作组,再到市四大班子领导经常深入单位、社区督促指导,帮助协调解决问题……信阳市的“一把手”,始终奋战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线,为每一项文明城市要素的巩固提升而努力。

从市创建指挥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到10个专项创建工作组定期召开推进会,再到市创建办的专项工作周例会和月通报制度;从市财政设立创建工作以奖代补专项基金,大力实施创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及时修订督导考评办法,到完善通报、约谈和党政纪处分等问责制度,再到创新实施了决策、激励、推进、宣教、监督五大新的创建机制……责任主体明确化、岗位责任具体化、创建指标定量化,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项项有指标的创建组织体系日臻完善。

统筹实施强推进

俗话说,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有了“六城联创”打下的坚实基础,有了顶层创建的超前谋划,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最关键的还在于具体落实。

“抓文明城市创建就是抓科学发展、抓城市建设、抓民生改善、抓素质提升,要牢固树立创建为民的理念,以创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推进‘五大文明’建设。”市长乔新江高屋建瓴,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指明了方向。

创建文明城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信阳坚持把创建作为一个不断发展、自我提高的过程,科学规划,强力实施,全面对标达标,努力提质增效。认真制定和实施了2015年至2017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分为总体创建和年度创建任务,细化为“规划部署、宣传发动”、“重点推进、全面达标”和“深化提高、申报迎检”3个阶段,全面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地级以上)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深入学习研究,认真盘点梳理,细化制定标准,探索建立了一整套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把创建任务逐一分解到6个中心城区(管理区)、36个牵头单位及100多个相关责任单位,把创建责任细化到社区的每个网格,明确时间节点,强化工作措施,落实目标责任,扎扎实实做好每一年、每季度、每个月的创建工作,把创建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常。

探索建立了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属地管理、民意调查、新闻曝光、督导奖惩、以奖代补七大工作机制和督导、协作、问责三个创建办法,实行日常督导、月末通报、季度排名和末位单位表态发言制度,解决了创建效率不高、督导不力、推诿扯皮等问题。并开通市民热线,健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城市管理督导团和新闻媒体、市民群众监督等全方位监督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揭丑”,形成了“既发现问题、更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

“不让一项创建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一件有利于创建的事情在我这里卡壳,不让一件落实不力的工作在我这里过关!”强有力的督导工作机制就像“紧箍咒”一样,使各县区、各单位不敢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都在暗中较劲、不甘落后、争创一流,满怀豪情地投入各项创建工作中。

综合整治见成效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条条通衢大街宽阔平坦,一条条背街小巷整修一新。城市变美变干净了,居民小区环境变好了,受惠最大的还是我们老百姓!”如今走在信阳的大街小巷,总会听到市民情不自禁发出的感慨。

创建文明城市,重在过程,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信阳市委、市政府着力加大投入新建和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使得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生活更加舒心。

浉河新八景,魅力新信阳。绵延141.5公里长、穿城而过的浉河,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被打造成“河水清、两岸绿、水上运动娱乐,两岸游览观光”的带状公园。10座造型别致的桥梁飞架南北,两岸变通途;浉河沿岸,绿树成行,浓荫蔽天,徜徉其间,宛若在绿色的长廊里穿行,美不胜收;

130亿元的大手笔描绘出现代化的羊山新区,鳞次栉比的高楼让人心潮澎湃,大有当年浦东、郑东的风范,美丽大气的百花园四季争艳,塔吊林立的信阳工业城工地热火朝天;

城区里,昔日众多破旧、狭窄的小胡同,如今变成一条条笔直、宽阔的主干道,一路一景,一街一品;昔日房屋矮小、阴暗潮湿的老市民区,如今变成了高楼林立的现代居住新区……

公共秩序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针对市容环境和公共秩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信阳市集中开展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集贸市场等专项治理。

通过强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依法取缔非法营运摩的和三轮车2000多辆,并对公交、出租站点、交通设施进行了全面规范。开展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流动摊点、户外广告及门店招牌、道路抛洒等专项整治活动。持续规范机械化清扫保洁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加快市政工程建设,开展无障碍设施维修,规范路名牌安装设置,加强主次干道路灯管理,推进内河综合治理,累计完成污水管道铺设近4000米,完成挡土墙砌筑3000多米,污水砖砌检查井砌筑99座等附属设施建设,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市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是信阳的一大优势。一年拥有321天优良天数是信阳人的自豪所在,“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则是信阳人的睿智选择和幸福指向。守护、建设、传播信阳的自然之美、环境之美和人文之美,信阳人一直在路上。

“蓝天工程”、“碧水工程”、“清洁乡村工程”,三大工程深入推进,向大气污染宣战,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拉开帷幕,确保市民享受到政府的优质服务、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喝上甘醇的水、走上畅通的路,有一个不断优化的宜居环境。

信阳,这幅浓墨重彩的风光画卷,这个通过文明提升彰显城市灵魂的豫南小城,已连续7届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连续5届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天的老区人扬眉吐气、自信满满!

日新月异的宜居城就是信阳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