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 颖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盟信阳市委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中共信阳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为促进信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3年来,民盟河南省委先后授予民盟信阳市委“参政议政、组织发展 、思想建设 、社会服务”先进集体称号。
自身建设强素质
民盟信阳市委始终坚持把高素质参政党队伍建设作为盟务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思想建设为基础,加强班子成员和广大盟员的学习,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和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全市盟员始终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最大政治共识,举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培训班,先后邀请中共信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波,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吴宝志等为盟员作报告。稳步推进组织建设,坚持健康稳步发展、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原则,注重吸收有利于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的人才。全市共有3个民盟总支委员会、17个民盟支部,盟员280人,大学以上学历占74%,博士11人,硕士21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1人。着力增强基层组织活力,为贯彻落实好民盟中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精神,民盟中央组织部副部长蔡葵赴我市组织召开了民盟中央基层组织建设(信阳)调研会。切实加强盟员的培训教育,先后选调15名盟员参加民盟省委、市委统战部举办的培训班。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活动,将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融入具体实践中,盟员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升,盟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彰显。
参政议政建诤言
认真做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工作。民盟信阳市委负责同志先后参加政治协商会、情况通报会10余次,就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信阳市委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多条获得重视与采纳。盟员中的特邀监察员、检察员参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视察、测评等活动20余人次,认真履行了民主监督职能。借助“两会”平台,民盟市委先后提交议案、提案57份,其中,向市政协提交集体提案17份,省、市大会发言7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建议》、《关于加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受到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关注。《关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关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几点建议》在省政协会议上作大会发言,获得省领导重视和关注。邀请民盟中央副主席徐辉和民盟鄂豫皖三省领导、专家来信阳调研大别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先后召开两次专题调研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推进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产业发展,同省、市领导交流互动,建言献策,并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上报民盟中央,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别山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作出了积极贡献。民盟师院总支承担了《关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调研课题,所撰写的《关于推动我省农村公共图书馆整体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被上报省委、省政府,供领导决策参考。
服务社会献真情
“烛光行动”项目在信阳启动以来,民盟信阳市委号召盟员捐款近5万元,购置教学用品,并选送商城县“烛光小学”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受训。盟员高尚为淮滨县芦集乡50名贫困学生捐款20万元,帮助他们圆大学梦。积极开展“同心”实践行动,助推息县新铺社区建设,并选派干部到光山县砖桥镇陈乡村开展精准扶贫。
广大盟员立足本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盟员共获得省部级科研项目9个、市厅级科研项目12个,参研国家专利项目3个,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47篇,获市级以上奖励53项。其中,盟员罗永松获河南省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个;盟员王宏鑫获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技术特等奖;盟员付享征获河南省科普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