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余江)“俺黄庄村民组这个桥修得好,俺老百姓可高兴了。”“王明军家享受低保政策,我们大家都没意见。”“村里打这口机井的钱用对了地方。”11月25日上午,笔者在息县项店镇李楼村村委会门前看到,十几位村民正围在“三务”公开栏前,议论刚刚公示的党务、村务、财务等情况。

这块“三务”公开栏有10米长、2米多宽,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的内容还真不少。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方面,凡涉及班子成员分工、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安排、救助、扶持奖励及救济困难群众等热点问题,都在公开栏上显示得清清楚楚;此外,全村本年度主要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民办理实事等工作也一目了然。

“通过村里的公开栏,老百姓知道了我们村干部打算干什么、干了什么、结果如何,对于有异议的事还可以提出意见,村内的大事小事都在村民们的监督和参与下进行,我们开展工作心里既踏实又满意。”该村治安主任丁志中说。

项店镇李楼村的这种情况,是息县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积极推行“三务”公开的一个缩影。一段时间以来,息县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出发,把村级“三务”公开作为重点内容来抓,以规范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以公开透明、民主管理为重点,全力打造“阳光三务”。在所有行政村统一设置了固定的“三务”公开栏,成立了“三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村级“三务”公开制度,按照定期公开与临时事项即时公开的原则,逐项、及时、准确地公开党员发展、惠农政策、困难救助、计划生育、当月财务收支及村里重大事项安排等“三务”信息,有效保证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提升了党务、村务、财务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