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总经理何大伟 |
![]() |
生产车间 |
![]() |
丰富的产品 |
本报记者 叶红 王婷
“自从广蓝注册商标被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后,公司效益明显提升,产品供不应求,这一切都得益于商标战略的推广和发展,得益于政府和各级工商部门的指导与帮助。”这是息县广蓝食品厂董事长何延广实施商标战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息县广蓝食品厂,前身为传统手工酱菜腌制作坊,坐落在一个狭小的院落内。1992年,由何延广先生与其妻王国兰女士共同创立,经过多年的探索努力,手工酱菜腌制作坊凭借过硬的质量、领先的技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根,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但是由于建厂之初全社会商标意识淡薄,企业品牌未予注册,在邻近城镇曾经有一些厂商进行模仿,给手工制作坊的产品供应带来了不少的困扰,也给客户和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另外,如果手工酱菜不进行注册,就不可以销往外地,大大限制了酱菜的市场发展空间。基于此,品牌的认证工作已迫在眉睫。而且,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们对酱菜的要求更为严格,健康、品种、品质、价格等均是消费者考量一个优秀酱菜品牌的重要依据。于是,在手工酱菜腌制作坊发展的基础上,依据董事长何延广和其妻王国兰女士的名字,取名字最后一个字,并将“兰”字改为“蓝”字,这样,息县广蓝食品厂便落地生根。随后,息县广蓝食品厂申请注册,经过努力,通过了ISO9001QS质量体系认证。
“广蓝”商标注册成功后,公司上下齐心,积极申报知名商标及河南省著名商标,并获得批准,之后便迅速开发研制了几十种酱菜品类,市场范围进一步拓宽,产品的知名度迅速攀升,企业效益更是大幅度提高。现该厂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员工30名,年销售额千万元,是信阳地区酱菜市场的主力军。
记者了解到,息县广蓝食品厂生产的广蓝牌系列酱菜始终坚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断创新,具有独特风味,是老百姓喜爱的畅销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与青睐。在生产过程中,息县广蓝食品厂一直致力于蔬菜种植合作社和企业互惠互利,承担着本地萝卜、豆角、雪菜等农作物的收购,极大地平衡和促进了当地蔬菜市场的繁荣发展。食品厂生产的产品均以当地绿色无污染的萝卜、豆角、雪菜等农作物为原料,经过人工精选、清洗、手工选切、晾晒、传统腌制、巴氏灭菌,加上科学配方等十几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功保留了蔬菜清香脆嫩的口感,并且酱香浓郁、品味纯正、咸甜适度,以优质的品质、低廉的价格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好评。
20多年的风雨兼程,20多年的钻研探索,20多年的求实发展,息县广蓝食品厂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视质量为生命,以诚信为宗旨,靠管理创效益”的经营理念,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谱写出致富新篇章。董事长何延广充满信心地说:“商标战略的推进工作使我们公司实现了生产和销售大发展,著名商标的获得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下一步,我们将凭借获得著名商标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为企业使命,以‘美味、健康、环保、多样’为发展目标,我们坚信,企业一定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