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公安局局长(前排左二)张毅督导检查派出所内务。

近年来,新县公安局在新县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打造“平安新县、满意公安”总目标,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收获成功、积累经验、砥砺士气,营造了规范执法的良好氛围。

作为一支愈战愈勇、愈打愈强,集“省优”、“市优”等荣誉于一身的的维稳劲旅,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新县公安局党委一班人继续发挥领导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体民警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以开展“听民声、聚民智”全警大走访实践活动为契机,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围绕“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保良好的发展势头”主线,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打、防、控”,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治安状况持续好转、打击质效有效加强、基层基础更加扎实、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的佳绩。

本报记者 冯康松 文/图

打防管控 “一体化”做实治安防范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治安防控工作,更好地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助跑”,新县公安局始终坚持以打得狠、防得住、控得严为最终目标,实施动态化下的合成作战,建立立体化、全天候、无缝隙的平安网络,构筑“大平安”新格局。危爆物品实现“不打响、不炸响、不流失”,火灾事故实现了人员零死亡、较大以上事故零发生,交通事故三项指数稳中有降,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治安大局持续平稳。

按照“边建设、边应用、边规范”的原则,新县公安局深入推进视频监控资源深度融合和实战应用,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分三期不断扩大视频监控覆盖面。全县初步形成“覆盖全社会、防范全天候”的电子防控格局,动态监控打造“技防城”,开启新县治安“网上巡控”的新里程。为深度应用,新县公安局还创新警务机制,将视频监控中心和实战单位合署办公,在实践中不断挖掘潜能,创新视频打防技战法,使打击犯罪、行政管理、服务群众等警务效能持续稳步提高。截至目前,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破获各类案件460余起,其中破获盗窃案件180余起,抢劫案件30余起,诈骗案件18起,故意伤害类案件26起,交通事故及肇事逃逸案件21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嫌疑人15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710余万元,找回群众遗失物品470余件,帮助群众找回走失老人、儿童290余人,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2014年,新县获得“全省视频监控建设先进县”称号,也是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省委政法委奖励新县50万元。

同时,新县公安局不断创新勤务模式,完善“网格化”巡防机制,延伸社会管理触角,夯实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在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抽调民警对城区开展5人武装网格式巡逻,做到“天上有监控、地上有民警”;推动重新组建的城区巡防大队与巡特警大队合署办公,依托在中心地带及治安复杂地段建成的爱心园、新城、京九、金水等四个警务综合服务站,提高街面见警率及现场捕获率和破案率,实现“限时关门、精确打击”目标。警务综合服务站成立以来,共接处警5720余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790余人,其中“两抢一盗”嫌疑人90余名,破获案件90余起,带破案件70余起,为民排忧解难260余起,调解纠纷340余起。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县公安局把“双基警务”纳入平安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六有四统一”的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警务室25个、警务工作站181个,25名警务室民警、126警务站民警进村入户。各派出所协调综治部门组建16支治安志愿者服务队,根据辖区治安实际,适时带领巡防队员和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巡逻防范。较前三年年平均数相比,全县刑事案件下降21.6%,交通事故下降19.9%,而刑事案件破案率提高了6.1%,交通事故逃逸案破案率提高了34.1%。

高扬法治利剑严打各类违法犯罪

近年来,新县公安局适时开展了红城斩获、社会治安大整治、清剿行动百日会战和“春雷”、“飓风”、“天网”等一系列专项斗争,并建立经常性严打机制、刑事案件协调联动和处置机制。

通过“研判—经营—落地—再研判—再落地”等环节,实现了更快、更精、更密的打击效力。该局连续12年实现命案全破,相继破获“2013.12.31”特大绑架案、“2014.6.1”恶性投毒杀人案、“2015.4.3”KTV故意杀人案、“2015.4.13”命案和“2014.8.15”拦路抢劫案及系列盗窃案、重大贩卖毒品案等大要案。在维护全县重点建设项目上,严厉打击阻碍重点工程施工、扰乱征迁拆违现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保障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在维护社会秩序上,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厉打击封门堵路、缠访闹访等非正常上访行为,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全县没有发生危害政治安全、政权安全的事件,没有发生暴力恐怖事件,没有发生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刑事案件,“清剿会战”百日行动还取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今年以来,全县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80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00余人,刑事拘留190余人,逮捕60余人,移送起诉170余人;破获侵财案件170余起,打掉盗抢犯罪团伙6个,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人,刑事拘留70余人,逮捕30余人,移送起诉40余人;抓获网上逃犯15名,其中本地籍逃犯5名,协外逃犯10名;办理涉毒刑事案件6起、行政案件60余起,行政拘留80余人、刑事拘留8人、逮捕4人,社区戒毒58人、强制戒毒19人、新发现吸毒人员60余人,缴获各类毒品共11.4克。

“铁腕”督导警容警纪把好队伍管理关

今年以来,新县公安局通过对照检查、明察暗访、公开处理等方式,下硬劲纠正民警作风方面存在的精神不振、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破坏公安队伍形象等问题。领导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恪尽职守,埋头苦干,以警纪警风的持续好转带动公安各项事业深入发展。

该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和全市公安工作先进单位,在2014年度行风评议“面对面”评价中,新县公安局在全县83个参评单位中排名第一。交警大队荣获全省人民满意政法单位称号,出入境管理大队荣膺“河南公安巾帼集体”称号,城关派出所被评为全省满意基层站所,巡特警大队被市委政法委授予十佳政法单位称号。

在“三严三实”专项教育实践活动中,新县公安局以“亮剑”精神狠抓整治,在完成“规定动作”之余还自我加压,因地制宜,制定出一套符合各单位实际的“自选动作”,将督导检查当成正警风肃警纪的“助推器”。专门成立了督导检查组,局长亲自担任总指挥,制定了督察纪律,在督察方式上突出“三个改变”,即改变过去“只听汇报”、“先通知再督察”、“只看资料不核查”的督察模式,以随机抽查的方式对“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交叉督察,采取事先不定点、不定检查内容的方式,避免了受检单位做表面文章,临时应付,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能不能动真碰硬,敢不敢提出存在的问题,会不会深刻剖析问题,决定着“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质量。在实施督导检查的“硬举措”中,为充分发挥督察这根“指挥棒”作用,该局督导小组不定期地对全局各个单位楼上楼下、院内院外开展起了“逐门逐室”的地毯式检查,通过看、查、听、问等方法,实地察看各单位值班、备勤,警容风纪、内务卫生、民警工作等情况,对存在问题一一给出意见、建议或直接开出“治疗处方”。同时,督查组还加大了暗访力度,购置了微型摄像机,直接深入窗口单位和科室查看民警纪律作风,现场拍摄记录民警的一言一行,不遮不掩不回避,对存在问题的人和事,制成专题片,在全局大会上播放,现场曝光,形成打蛇打七寸的效果。

针对内务管理问题多发的区域,新县公安局局长张毅在中层干部会议上指出:“剖析民警队伍各类问题的发生,根子就是有章不循、有制不遵。”为此,该局在“规范上”下狠招,在落实上做硬功,严格实行公车使用规定,除工作需要使用以外,公车一律停放在所属单位院内,从根本上杜绝了公车私用。此外,严格执行上下班管理制度、内务管理规定,要求民警上班按时签到,搞好内务卫生,确保内务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厘清了内务卫生“脏乱差”、态度懒散、工作拖拉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效率。

创建服务品牌机制解民忧惠民生

新县公安局以“三严三实”为引领,坚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履好责、服好务,努力打造亲民、爱民、惠民服务品牌。

该局充分利用本地红色资源,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强化宗旨意识,倡导全体民警换位思考,从群众期盼之事做起,从工作中的细节做起,大力改革勤务,突出高效、便捷。全面推行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把亲民爱民、优质服务作为和谐警民关系的纽带,改善窗口单位接待环境、增添便民利民设施、规范办证操作流程、健全首问首接责任制,启用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将窗口服务置于群众监督之下。

按照“早排查、早控制、早解决”的工作思路,新县公安局努力从源头上、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0余起,协助其他部门处理矛盾纠纷70余起,有效预防了一批“民转刑”案件及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在坚持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的同时,每天明确1名党委成员负责接待信访群众,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群众来信来访和上级交办信访案件办结率为100%。

为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县公安局还积极开通“平安新县”微博,建立“新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平台,架设网上警务直通车,加强与网民互动,不断扩大影响力,打造联系群众、服务民生、引导民意的新平台,用一心为民的爱心奏响了警民和谐的时代强音,进一步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