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浩 通讯员 李鹏)“我们主要种植青椒、火龙果、草莓、杏鲍菇等,年产值300多万元。产品销路不愁,除了客户上门收购,我们还开展了体验式采摘活动,最多的时候每天能接待好几百人。”11月18日,在淮滨县谷堆乡绿博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温室大棚内,负责人王继才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像绿博现代农业示范园这样的现代农业园区,淮滨县还有很多家。这些农业园区改变了过去种植大棚蔬菜的传统模式,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项目,如谷堆乡图益村恒顺特种养殖场以珍禽养殖为主、栏杆街道办事处王湾村以种植晚秋黄梨出名,该县农场马集分场李登亚的“空繁”公司是我省最大的名贵花木“克隆繁育”基地。
近年来,淮滨县以“提质升效规范,打造精品园区”为重点,积极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形象提升工程,大力发展食用菌、蔬菜、林果、苗木等现代高效农业,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打造现代农业新亮点,实现农民增收新突破,促进全县农业产业化跨越发展。该县将特色农业、林果苗木业与休闲旅游业紧密结合,经营模式由原来的“种植—市场—消费者”向“种植—消费者”转变,着力增强市民消费的趣味性、体验性,突出 “亲土、亲水、亲农”,初步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市民与农民之间的距离,让农民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获得收益。同时,该县坚持扶大促强,积极培育富昌、绿博等一大批现代种植龙头企业。今年,该县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食用菌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广大种植户的技术难题,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持。
息县:农家书屋助农致富
本报讯(余江)“自从我们村里建起农家书屋,不用出村,就能学到致富新技术。这不,趁着收完秋、种上小麦,我又来学习了,孩子们周末回来也来这里看书,真方便!”11月17日,正在农家书屋里看书的息县谯楼办事处庞湾村村民张彦斌乐呵呵地说。
息县淮河办事处顿庄村村民王国辉同样从农家书屋获益匪浅。“我通过农家书屋自学了蘑菇栽培技术。大棚里的这批白蘑菇正进入育菇期,30天后就可以产菇上市了,预计可产蘑菇1万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斤3元计算,预计这一棚就可收入3万元。”王国辉说。
近年来,息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把农家书屋作为培养新型农民、引导农民致富的富民工程,扎实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在农家书屋,各类藏书、讲座光盘、报纸杂志等一应俱全,内容涵盖农业经济、养殖技术、致富信息等方面。为方便农民群众读书看报,该县加强农家书屋的规范化建设,对所有出版物进行分类、编目、上架,同时对图书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建立了书屋借阅制度、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图书配送制度等,真正把农家书屋建成农民致富的学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课堂。
如今,农家书屋在该县已成为农民学科技、闯市场、快致富的“加油站”和“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