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兄弟米业注册的“董家谷”商标,2014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
![]() |
董事长董顺笔 |
![]() |
兄弟米业工厂 |
本报记者 叶红 王婷
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兄弟齐心协力,凝聚的力量就像锋利的刀能斩断金属;志趣相投,同心同德的人互相交流,就好比闻到兰花的香气。在商城县,就有这样的三兄弟,他们齐心协力,奋发向上,带动周围的父老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也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可贵和力量,他们就是商城县兄弟米业有限公司的董顺笔等董氏3兄弟。
商城县兄弟米业有限公司由兄弟3人共同投资兴建,是一家集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优秀民营企业。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总资产4000万元,公司占地面积40亩,现有员工160余人,拥有国内目前最先进大米加工生产线和全自动、封闭式水晶粉丝生产线各一条,日产大米300吨,拥有自动保温钢板圆筒仓四座、标准仓库一栋,可储存原粮12000吨,年产红薯粉丝600吨。该公司生产的“董家谷”牌精制软米、“兄弟”系列米,因米质优、米饭香、口感好等特点,产品畅销广东、厦门、上海、武汉、郑州等地。所生产的红薯粉丝和马铃薯粉丝以纯红薯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国内先进、全自动、封闭型水晶粉丝生产线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产品晶莹透亮、滑嫩柔软、质感细腻,产品上市以后,深受消费者好评。
据了解,兄弟米业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在董事长董顺笔的带领下,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商标战略,走公司+合作社+农户+品牌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商标品牌在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参与市场竞争、扩大产品和服务销售以及方便广大群众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维护消费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经过龙头带动,促进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如今,该公司依托商城县牵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和商城县牵手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机械耕作,初步实现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合作发展模式。现已流转各类土地5600余亩,拥有大型农机56台套,建立优质高效种植基地18000亩,带动周边3000户农户脱贫致富,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20个,年人均增加收入3000元,“董家谷”商标品牌效益正日益显现。牵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和牵手农机专业合作社也因此先后于2012年、2013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国家级示范社”,“董家谷”商标2014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兄弟米业公司的快速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关心。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兄弟米业公司决心以“董家谷”商标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为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在采访最后,兄弟米业公司董事长董顺笔充满信心地说:“未来几年,我们计划在搞好传统大米品牌生产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面积,着力加大红薯粉丝的深加工能力和科研开发水平,形成薯类研、产、加、销、服一体化。红薯粉丝生产加工能力提升后,有利于推动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并带动畜禽养殖、运输、包装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商城县的农业生产市场化、组织化程度将大大提高,并将带动全县乃至整个豫南地区薯类综合加工产业的发展。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商标保护力度,完善商标管理制度,加大广告投入,充分发挥品牌的龙头带动效应,让千千万万的农民共同富裕,努力使‘董家谷’这一具有浓郁商城地域特色的金字品牌逐步走出深山,走出河南,走向全国,为商城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