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反腐败斗争不仅关乎国家的前途、关乎人民的命运,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问题。市委四届九次会议围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建设要从严”,这既是任务、更是责任。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切实用好巡视巡察这把“利剑”,不断加大预防腐败工作力度,加快形成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为我市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这说明,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始终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告诉我们,假如执政党对党内腐败现象放松警惕,任其泛滥,那么就出现可怕的“兴亡周期律”和“生死存亡”问题。因此,惟有重拳惩治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处在改革“深水区”的中国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防微杜渐,久久为功。从我党成立90多年的历史来看,反腐败斗争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我市查处的腐败案件和巡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来看,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强化责任担当;关键是抓住领导干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优化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党员干部明白艰苦奋斗不仅要艰苦,而且要奋斗。与此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和纪律建设、建立健全督查机制;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也要加强民主党派监督和完善群众监督,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坚定不移地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风正一帆悬”。当前我市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需要从严从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营造“争先进、比贡献”、加快信阳全面发展的良好干事创业氛围。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绷紧反腐倡廉建设这根弦,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信阳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实施意见》,紧扣“六大纪律”、深化“四个着力”,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以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建立积极预防、系统治理工作机制,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和良好政治生态。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们才能紧密团结全市人民、凝聚起方方面面的力量,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