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县高中党总支组织骨干党员教师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本报记者 冯康松 文/图
将军故里,诗画新县,卧虎山下,龙泉河畔,一座传承红色基因的魅力学校就坐落于此。物华天宝,几多豪杰学子在这里展翅高飞;山清水秀,多少精彩人生从此扬帆远航——这就是新县高级中学。
新县高中秉承74年优良传统,凭借执著精神,一批批教育工作者用热诚的双臂担负起共育桃李的历史使命,一位位辛勤的园丁在这里诲人不倦,洒下文明的阳光雨露。在老区教育发展征途上,新县高中勇立潮头,奋勇开拓,奏响贫困山区教育改革的最强音,谱写出我市普通高中教育阶段的激越华章。
传承文明创伟业,继往开来谱新篇。如今的新县高中,在以校长苏锡永为班长的校领导班子带领下,全面汲取前人的办学思想之精华,创新办学思路,以实干的精神奠基,以严谨的作风树魂,以优秀的教师固本,以一流的质量立校,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学校发展一年一个新台阶。
崇严务实 制度先行正作风
一所学校能否形成干事创业氛围,能否形成好风气,关键在于管理层能否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只有管理者务实,师生耳濡目染,才能形成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学知识、默默无闻做学问的品格。
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在硬件相对落后,优秀生源流失严重的局面下,学校领导班子深入调研,大胆创新,坚持“以生为本、教师为重、事业为先”的工作理念,确立了“依法依规办学、锐意改革创新、突出办学重点”的工作思路和“抓规范树形象、抓质量上台阶、抓管理保发展”三步走的工作规划,制定了“强素质、精业务、正作风、提绩效”的管理目标。
依法依规办学,制度先行。学校领导班子针对学校面临的新情况,适时建立健全了新的管理制度。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均由全体教职工讨论和酝酿,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学校先后制定并完善了《新县高中管理人员细则》、《学校安全保障制度》、《新县高中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生食堂卫生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既保障了师生的权益,又让遵章守纪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制定的制度,关键在于执行。如何使各项规章制度落在实处,干部的执行力是关键,管理者的素质是关键,严于律己才能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实行。为此,学校举办了多期领导干部素质提升培训班,明确管理者职责,加强个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例如,领导干部上班迟到、早退、请假外出也一样列入考勤通报,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领导必须首先做到。实行的校长带班执勤制度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激发了全体老师的工作热情。
“学校的领导干部就是一群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的人。要想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这样才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是苏锡永在干部培训会上经常强调的一句话。这样一批业务上过得硬、工作中能吃苦的班子成员,在全校广大教师中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强的凝聚力,营造了求真务实、高效做事的良好氛围。
认真考究新县高中近几年的探索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以工作作风建设为抓手,以健全制度为根本保证,以形成干事创业的好风气为目标,从严治校,科学管理,踏实办事是其制胜的关键。
强能铸魂 德才双馨塑名师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苏锡永经常向老师们叮嘱,“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要特别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平台,始终把打造一支师德高尚、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使广大教师磨砺前行。”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师德修养是教师的重要素质。“日习则学不忘,自勉则身不坠。”学校勉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另外,启动“名家进校园”工程 ,也是新县高中教师培训的显著特色。学校先后邀请了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语文教育专家韩军和许兆真、外语教育家张思中等莅临学校讲学,使广大教师不出校门即可聆听智者的教诲。与真理为友,与名家为友,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启迪了教师的心灵。
薪火相传示范学,青蓝互动促成长。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三年成才,学校鼓励新老教师“结对帮扶”,以“比、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促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名师骨干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因材施教 全面发展结硕果
教育是一种信仰,更是一份责任。只有遵循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才有希望。
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新县高中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积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秉承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逐步形成新县高中特色的德育品牌。
感恩教育,影响深远。2005年以来,新县高中连续举办了9届“新高杯·感恩的心”征文大赛,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也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在征文背后,加深的是学生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和热爱,表达的是善行的传递,更是心的交流。
创新教育,形式多样。以课本剧编演大赛、校园研究性学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抓手,学校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开启学生智慧,激发无穷创造力,使之成为学校展示校园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
快乐教育,落到实处。赛操活动、拔河比赛、演讲比赛、运动会暨体育文化节、同学友好关系日、“元旦大家乐”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快乐教育的内涵,成为学生放松心情、收获快乐精神的大熔炉。
博雅教育,深度开展。一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是学校集中展现素质教育成果的平台,也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清明节“青春励志行·重走将军路”扫墓活动,让学子重温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烈,不仅强健了体魄,磨砺了意志,而且锻造了学生的品格。博雅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寓教育于身体力行中,寓教育于思想深处,让学生做一个拥有广博知识、行为高雅的人。
特长教育,分层推进。新县高中非常注重特长生的教育和发展。为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该校先后成立了招飞工作小组,体育、音乐、书法等兴趣小组,通过兴趣活动专项训练,把学生培养成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人才。近三年,学校为空军航空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安阳工学院、北京体院等院校输送飞行员及体育特长生30多人。
人文关怀 春风化雨促和谐
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是食粮;责任和爱心是雨露阳光。新县高中坚持把依法治校和以情管校结合起来,大力倡导爱心教育,倡导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营造浓厚的“家”的氛围和“爱”的环境,把关爱送给每一位教师和学生。
新县高中通过开放教工之家和组织体育锻炼,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每逢节日,学校都会为教师送上温馨的祝福;通过评选“最美新高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突出贡献个人”、“突出贡献集体”等活动,让老师对自己的付出收获回报和尊重,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指数,增强了教师以校为家的归属感。
对待学生,严字当头,爱在其中,亦师亦友。学校老师对学生的爱体现在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之中,让学生感受爱、传递爱。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身体、心理和家庭状况,真正做到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为了让留守学生能够温暖、充实地过周末和节假日,学校争取到3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设立了留守学生“爱心小屋”。在这里,周末学生可以阅读、网上冲浪、收看电视、免费给家长打电话,“爱心小屋”就是留守学生的心灵港湾。在关心困难学生方面,新县高中以助学为先、励志为重、感恩为导,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的负担,以鼓励更多的学生向优秀看齐,为实现自己的梦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校教育的多元发展,大大提升了新县高中的内涵,有效地引领学生渐入佳境。无论烈日当空,还是寒风冷雨,在几千人的新县高中,早读几乎没有迟到的身影,晚读是琅琅的书声,是学子们在书海遨游中你追我赶最动人的场面。无论校内校外,弯腰微笑地说出的“老师好”,让人顿感学子的可爱……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在每一个生活的场景、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都展现了新县高中学子积极进取、阳光扑面的精神面貌。
追求卓越 弦歌相继谱华章
以“倾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心办好人民满意高中”为宗旨,近三年,新县高中高考成绩连创新高。2013年,在全市14所省示范性高中评比中,新县高中取得了四个第一的骄人成绩,文理8个学科平均分均居全市前三位;2014年高考,应届考生一本进线率高达31%,在全市同类学校中遥遥领先;2015年,两名同学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38名同学被“985”高校录取,空军招飞录取1人,民航录取3人,普通类“211”以上大学录取132人,普通类一本以上院校录取241人,军事公安类等特别院校共录取9人,另有3名体艺类考生分别被郑州大学、海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录取,开创了该校体艺类考生进军“211”大学的新局面。
杏坛鸣至道,木铎振新声。新县高中的突出办学成就获得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近三年,该校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河南省优秀家长学校、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小学校一级食堂、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空军招飞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研试验基地、社会治安维护治理优秀单位等省市级殊荣。一张张奖牌挂满新县高中的荣誉墙,诠释着卓越新县高中的丰富内涵。凝视一张张耀眼的奖牌,记者不禁为新高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永创新高的精神所震撼。
成绩令人鼓舞,前程催人奋进。“新高人不能小富即安,小进即止。我们有远大的理想,就是争创河南省知名高中,争创河南省综合创新示范校,这是我们的新高梦!”苏锡永信心满怀的话语,让我们听到新县高中铿锵前行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