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吴陈河镇党委书记范家明(中)深入农户家中,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
冯康松 文/图
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点所在。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基层基础,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建设。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也是社会治理方式和领导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民主科学决策制度是核心,矛盾调解化解制度是关键,便民服务制度是重点,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是保障,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自2014年被定为全县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示范点以来,新县吴陈河镇把四项制度建设作为抓基层、打基础、促发展、惠民生的重要载体,着力构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刚性约束,努力推动基层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四项基础制度好啊,我们把群众的关切点作为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制度把想做的工作变成群众自己的意愿,不仅群众办事更方便了,矛盾化解更及时了,而且我们干起事来也顺利多了,群众的满意度、参与度也高了。”10月19日,谈起四项制度,吴陈河镇党委书记范家明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基层民主科学决策:
群众自己说了算
吴陈河镇坚持把公信用权体现在基层民主科学决策中,在镇级层面,严格落实民主集体制、党委议事规则,将“四重一大”事项全部提交班子会讨论研究决定。在村级层面,严把事前审核关、事中监督关、事后问效关,将事关基层经济发展、集体资产处置、大额支出、招投标、各项惠民政策落实以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农村重大事项,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交给群众评议决定,让群众自己说了算,从机制上保障了基层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吴陈河镇是2010年创建的国家级卫生乡镇,2014年获得创卫“两连冠”。随着集镇承载人口增多,邱店区域排水及路灯亮化工程一直困扰着集镇发展。镇党委、镇政府今年年初就想下大力气解决这一问题,先召开党政班子会议商讨施工方案,拟定应急预案,派出工作组深入邱店村,分类召开群众评议会,将施工方案、工期向群众说明,并聘清该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代表担任工程质量监督员,得到了群众的普遍认同。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矛盾纠纷,一些群众主动清理门前杂物,配合施工方开工建设。目前,已修建道路两侧排水沟2600米,安装节能路灯62盏,制约集镇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难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今年以来,吴陈河镇就运用民主集中制、群众评议会等方式,议决镇级重大事项6项,罗寺和夏湾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龚湾大桥连接路工程、供电所迁建等重点项目相继落地,通过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既避免了拍脑袋决策,又体现了群众意愿,做到了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马鞍村黑洼林场虽属村集体所有,但因山场界限不清,群众经常闹纠纷,始终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资源利用率低。2015年3月,村党支部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前报镇党委论证备案审批把关,决策时驻村干部全程参与,事后村监委会跟踪问效,将拍卖程序、整体估价、合同条款、资金使用等环节全部提交群众议决,整个程序公开透明,达成了一致意见,集体受益、群众满意。
目前,全镇各村(居)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具体事项105项,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事项56项,惠民政策落实事项25项;开展决策事项社会风险评估8项。
基层便民服务: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需要办理的事,只要把相关材料交给村里的便民服务站或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剩下的事就由镇村干部统一代理。“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这是正在发生的新景象。“摸不着门、找不到人、办不成事”的现象已成历史。
2015年,该镇先后投入资金20多万元,建设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便民为目的、以满意为标准”的服务流程图格外醒目,并配备有电脑、打印机、饮水机、空调、电子屏等服务设施,将政策咨询、民政、社保、国土、危改、计生、林业等所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全部纳入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做到“一个中心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切实方便群众办事。
在为群众办事和服务的过程中,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坚持方便群众办事与严格依法行政相统一的原则,对便民服务的内容、程序、流程和标准等统一公布上墙,严格做到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政策依据、服务电话、工作人员情况的“六公开”,使到中心办事的群众一看就明了、一看就放心。
在“受理登记、归口办理、跟踪督办、反馈回复”四个环节办理服务事项中,该镇便民服务中心做到“一般事项立即办、特殊事项承诺办、重大事项联系办、突发事项现场办”,真正把方便让给群众,把麻烦留给自己。
该镇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信访举报制,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让便民服务始终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镇纪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明察暗访,并将工作情况纳入干部年度岗位目标考核,作为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同时,吴陈河镇在15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便民服务站,对涉及村民办理生育、医疗、建房、户口、林木砍伐等事项实行全程代理服务。
今年前9个月,吴陈河镇镇村两级便民服务机构共为群众代办宅基地审批、民政低保、残疾人救助、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等9大类1861项,按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98%。
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如何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一直是基层最难做、也最不容回避的难题。
今年4月,吴陈河镇积极整合镇级综治维稳信访资源,建立办公面积200平方米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设置接访、调解、档案、案件评查、公开听证、协调工作6大窗口,从信访、公安、司法部门选调5名熟悉法律业务、擅长纠纷调解的工作人员,每天保证1名领导干部坐班,确保群众随时来访、随时接待、随时受理。同时,从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中聘请12名专兼职调解员,成立“矛调工作室”,采取一对一说服、面对面剖析等措施,及时化解疑难矛盾纠纷。结合“一村一警”,建立村级矛盾调解室15个,选聘村组信访调解员75名,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三级调解网络。
“过去群众围着政府转,现在是中心围着群众转。”这是该镇矛排中心成立后,来访群众最真切的体会。“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早来晚来一样接待”,该镇开展的亲民爱民“五个一”活动,于细微处显真情。
当好“防火墙”、“灭火器”,让信访群众“苦脸”变“笑脸”,是该镇矛排中心的服务宗旨。中心一成立,就严格规范办事程序,实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处理到底,一个机制考核落实,一个标准立卷归档”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流程,实现了信访部门单方调处向部门联动调处的转变,由被动应付向主动化解转变,整合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2015年6月8日上午,阳土墩村村民邹如斌到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反映,与邻居发生建房纠纷,村组多次协调未果,当日接访领导受理后,及时组织国土、村建、司法及村委会成立工作组介入调处,经过调查了解,召开群众座谈会,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经过一周的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问题得到圆满化解。今年1月至9月,该镇矛排中心共调处化解各类信访纠纷22起,调处率达98%。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成立后,引导群众有序上访,不仅直接找领导的少了,而且群众信访量也明显减少,今年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事件。”该镇镇长李涛感慨地说。
基层党风政风建设:
新常态,新生态
吴陈河镇紧紧围绕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四中心一平台”建设、三个专项治理、异地督查办案等工作要求,建立和完善党风政风监督检查一系列制度,不断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用党风政风监督检查的新常态,构建基层反腐倡廉的新生态。
扭住牛鼻子,抓紧“两个责任”。该镇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推动党政班子成员分别签订主体责任承诺书10份,组织班子成员及干部职工签订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承诺书47份,制定镇党委、镇政府“两个责任”清单,通过班子会明确“一岗双责”制度,各村各单位也分别落实“两个责任”,做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同落实。
规范新阵地,建设“四中心一平台”。该镇新腾出房子完善了纪委办公室、速查快办室、接访室、廉政约谈室等阵地,镇纪委工作人员和速查快办员达到8人,建立镇村级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16支165人,制作党风政风永久宣传标语6幅,做到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有人抓、有阵地、有机制。今年1月至9月,全镇已利用远程廉政教育中心开展“两个责任”宣讲、“三严三实”党课、两个准则学习等教育活动12场次,约谈镇村部门干部9人次,镇“三资”中心审核农村资金42.08万元,拒付不合理开支6万元,有效防范了村级资金的使用风险。
健全机制,严惩“四风”及腐败突出问题。该镇认真开展严守政治纪律严明政治规矩、涉农乱收费、低保回头看“三个专项治理”工作,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嫁娶“四严禁”和公务执行“八不准”的要求,出台《吴陈河镇优化党风政风四项纪律执行规定》,组织镇党员干部签订承诺书140份,规范个人言论和行为。狠抓督察常态化,将美丽乡村、矛盾排查化解、农村“三危”整治、低保专项治理等中心工作作为纪委的督察重点,先后开展自行督察10次,通报处理干部8人;开展异地督察9次,发现问题处理人员8人,做到用督察来推动工作、改进作风。严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突出问题,先后调查处理吴陈河镇杜洼村、夏湾村、千斤乡卫生院、陡山河乡李湾村、金兰山办事处吴尖山居委会等信访件5件,收集案件线索3个,其中立案查处2件,诫勉谈话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人,有效履行了纪检工作职责。
作为吴陈河镇“监督责任”的牵头人,该镇纪委书记汤勇动情地说:“抓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从短期看来,仅仅是干部纪律性强了,工作生活规矩了,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见了,但从长远上看,肯定会是一个以党风政风转变带动社风民风全面好转的过程,对重建党的基层政治生态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