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炜

打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香。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乃至文明的象征。喝茶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越来越被科学界和医学界所认可。国内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全国性茶叶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成立后,在这一最高级别的行业协会的组织下,每年举办一次盛会。

从2005年在浙江省淳安县举办第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至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已走过了十年的风雨历程,即将在河南省信阳市举办第十一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

十一年来,为了振兴发展中国茶产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先后移师浙江省淳安县、北京市宣武区、云南省昆明市、福建省南平市、四川省浦江县、贵州省遵义市、湖北省宜昌市、福建省福鼎市、湖南省岳阳市、江西省梧州市、河南省信阳市。

“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的前身是由原商业部于1984年开始举办的每年一度的“全国茶叶经济信息网年会”,已举办20届,在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是国内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茶叶经济信息交流平台。2004年,为适应发展要求,经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报国家批准,更名为“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冠名“中国”的茶业年会,在业内有巨大的号召力。每届年会的参会单位有500家至700家,涵盖茶叶种植、生产、流通、科研、教育、推广等领域的主要单位和企业。

万里辗转为圆梦,十年辛苦不寻常。

每届年会的举办, 都是一次增进国内外茶叶协会、研发机构、生产企业、流通组织、产茶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机会。对会议承办地区的茶产业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每届年会的举办,都有一个全新的年会主题,无论主题如何变化,有一点始终没有变:那就是始终在探讨中国茶叶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始终在帮助各地茶产业健康发展,使广大茶商、茶企和茶农都能受益。

让我们把眼光首先投向2005年。这一年的10月17日至20日,首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2005年全国茶叶商品交易会在浙江省淳安县隆重召开。年会以“规范·安全·健康”为主题,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作了“茶叶生产安全质量的新形势”的报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作了“2005年茶叶产销形势的分析”的报告。国家有关部门行政主管领导和专家分别就国家产业政策、食品安全制度等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受到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到了第二届年会,转战北京宣武区,此次盛会以“品牌·发展”为主题。说起中国茶叶的品牌,业内外的人可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觉,就是“多、杂、乱”,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建设和树立茶叶企业品牌形象、有效提升茶叶品牌价值成为本届年会关注的焦点。

就在那一年,我国茶叶产量突破100万吨大关,名列世界第一。茶叶种植面积、出口数量、出口金额等都有了大幅增长。当时,茶叶已经成为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茶叶行业占有突出的地位,也给茶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环境下,名优茶的快速发展仍是提高茶叶行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推动力量。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的生产表现出十分显著的良好势头。这些都为茶产业的品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届“七彩云南”中国茶业经济年会会议主题为“规范·价值·创新”,重点探讨中国茶叶的现状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次会议的主要活动内容为规范行业经营行为,正确体现茶叶价值,引导促进产业创新,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第四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移师著名的乌龙茶产区福建武夷山召开,与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同期举办。为了使年会办得更加富有成效和针对性,协会在对会员单位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把“合作·营销·发展”作为年会的主题,并且在会议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安排。除了进行年度表彰活动外,年会还将邀请业内外专家共同破解难题,分析茶叶经济未来走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会上还公布了首批中国茶业行业信用等级评定结果,全国27家茶业企业获得A、AA、AAA不等的三个等级。

本届年会与第二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共同举办的一项重要成果是召开“茶叶国际高峰论坛”。论坛为纵观全球茶叶经济发展新形势,研讨“中国茶”的现代营销模式,介绍海峡两岸深远的茶文化渊源,努力促进茶叶国际交流,提升中国茶的国际影响力。

到了2009年,不仅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例行的第五届年会,而且是全行业临近年终的一次大盘点和迎接新一年的大备战,多年来的品牌式运作让年会在业内享有很好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那一年,近600名参会者从全国各茶叶产销区奔赴四川浦江。他们的浦江之行,是全国茶界和四川茶界的一次精彩互动,是对四川省人民政府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办会的充分肯定。

随着2009年度中国茶叶行业十大经济人物新鲜出炉、2009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受到表彰,2009年十大全国特色产茶县(市)和全国重点产茶县也在那次年会上正式公布。

同时,更重要的一个成果是《2009全国重点产茶县调查报告》出炉,报告得到全国100多个重点产茶县和实力茶企的大力支持,以广泛的调查数据为坚实后盾,集行业基础材料和最新行业动态于一身,兼具宏观与微观视野,是全国首部相关类别的茶叶专著,一举填补了业内空白。

第六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转战贵州省遵义市,主题是“绿色·共赢·可持续发展”, “贵州绿茶·秀甲天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会上,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宏观思维与微观探索的有机结合,带给与会者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启发。与会者反映,丰富的报告内容、和谐的交流氛围使大家不虚此行。

2011第七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10月在湖北省宜昌市举办,同时举行中国三峡首届茶叶国际博览会。会议的主题是“品牌·生态·资本”,700多名与会茶商、专家围绕扩大茶交流、弘扬茶文化、倡导绿色消费来探讨中国茶叶的现状,规划中国茶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