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胡瑜珊)10月16日下午,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市行政中心召开。市委书记郭瑞民强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美丽河南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科学谋划,积极行动,持续推进,确保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市委副书记刘国栋主持会议。市领导尹保斌、郑志强、霍勇出席会议。

会上,商城县、新县、平桥区明港镇、息县临河乡杜围孜村、罗山县尤店乡钓鱼台村、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胡楼村等县、乡、村三级6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市政府副市长郑志强宣读了《2015年—2018年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

听取大家发言后,郭瑞民指出,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摆在“三农”工作重要位置,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以建设环卫设施、建立保洁队伍为保障,扎实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农村面貌明显改观。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上级要求和相关标准,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更加有力的保障,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干净舒适文明的生活。

就进一步抓好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郭瑞民强调,要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首先要建设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不仅要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林茂粮丰的自然景观,还要有路畅灯明、水清塘净、村容整洁的宜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省委书记郭庚茂强调,当前,农村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各地不论经济发展水平如何,都要加大整治力度,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作为传统农业大市,目前我市正处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意义重大,任务紧迫。这是一件大事、一件好事、一件急事,这件事必须干而且必须干好。

要科学谋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深入了解本地乡村实际情况和村民真实需求,找准突出问题,制订科学的、接地气的、具有操作性的规划。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紧紧围绕农村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牢牢抓住为民利民之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二是坚持城乡统筹、五规合一。要准确把握我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为引领,从统筹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出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要按照 “五规合一”的要求,合理确定重点镇和一般镇、中心村和一般村的整体布局,注重与交通、能源等方面规划的衔接配套,科学制订农村发展规划。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要实事求是搞建设,结合实际抓整治,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实施,对中心村、自然村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依照生产方式、生产规模、生产性质进行功能定位,合理开展综合治理,依法依规加强保护,科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四是坚持群众主体、因势利导。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最期盼做的事情做起,激发群众热情,汇聚群众力量,更好更快地推进工作。五是坚持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市、县、乡要共同推进,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六是紧密结合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抓手,与精准扶贫、涉农建设性资金整合试验、林权制度改革等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工作,实现三者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要积极行动。以“搞干净、放整齐”为基本要求,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抓重点。以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为重点,按照“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区处理”的方式切实解决垃圾处理问题。要推广实施生态净化、集中处理等治理方式,因地制宜推动农村污水治理。要对农村塘、堰、坝、渠进行清理、治理,提升水系自净能力。要立足务实、管用、可持续,建立一支稳定的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确保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二是抓建管。要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落实好保住房安全、保饮水安全、保用电安全工作。要以村庄出入口、主干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等为重点开展美化绿化,切实提高村庄宜居水平。要以完善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为抓手,切实发挥村级组织引领带动作用,完善村规民约,增强自治管理能力。要整合资源,加强便民服务中心、体育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管护,更好地服务群众。三是抓示范。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按照“点、线、片、面”协调推进的工作思路,有序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四是抓引导。要深入宣传教育,加强政策引导,鼓励群众参与,适时开展乡村“清洁文明户”评选活动,多途径、多方式引导农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来,逐步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工作格局。

要持续推进。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建立健全持续推进的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统筹各方力量,坚持不懈抓落实,巩固完善抓提升,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明确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推进农村工作的重要抓手,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扑下身子,用心推动,确保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特别是负有组织、监管和推进职责的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主动作为。三是拓宽筹资渠道。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投入渠道。四是加强督导检查。成立信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办公室,由市委农办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对工作不力、行动滞后的给予通报批评,对求真务实、成效突出的给予表扬。

郭瑞民最后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更大变化、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的台阶,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为我市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