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刘俊)近年来,罗山县法院始终把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不断创新服务职能,开辟了“专、快、宽、直”四车道,实现涉军案件审理专业化、办理快速化、维权途径多样化、服务固定化,有效促进了涉军维权工作规范化发展。
开辟“专车道”,促案件审理专业化。该院成立了涉军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涉军维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强化涉军维权工作措施,实现涉军维权工作制度化、具体化、常态化运行。成立涉军维权合议庭,专项审理涉军纠纷案件,将精干力量安排到涉军案件审判一线,确保涉军案件专人负责、专人审理。
开辟“快车道”,促案件办理快速化。该院在诉讼服务中心专门设立“涉军维权窗口”,对军人军属的来信来访优先接待、优先处理,对涉军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判、优先执行,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同时,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加强与驻地部队、县武装部及有关部门的联系,选任军人军属作为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调解和审理,提高案件办理质量和司法公信力。
开辟“宽车道”,促维权途径多样化。该院在县武装部和驻罗武警中队设立2个涉军维权服务联系点,及时为军人军属提供维权指导,在红色教育基地何家冲成立了涉军维权巡回审判点,方便当地军人军属参加诉讼。成立4个涉军维权社会法庭,聘请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热爱法律工作、具有一定威望的群众担任社会法官,有效化解涉军矛盾纠纷。创建涉军维权工作微信群,邀请红军老战士子女亲属、部分现役军人家属、武装部、驻罗武警中队官兵、基层组织负责人及一线审判法官等加入了微信群,形成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护的合力。建立涉军案件回访机制,对涉军维权案件当事人定期进行回访,积极帮助涉案军人军属解决问题。
开辟“直车道”,促涉军服务固定化。该院每年定期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组织审判一线法官到驻罗武警中队开展法制宣传和座谈,结合婚姻家庭、人身损害、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等军人军属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举办法律知识讲座,发放“涉军维权联系卡”、普法宣传单和法律书籍,解答法律疑惑,有针对性地提供司法服务。开展“为军人军属办实事”活动,选派优秀法官为军营联系人,定期深入军营了解和解决军人军属的实际困难。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安排法官与老红军、现役军人家属进行结对帮扶,着力解决军人军属生活难题和司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