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十八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代君

好山好水出好茶,信阳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全国名茶——信阳毛尖。近几年,在市场运作和政府扶持下,本地茶企利用当地鲜叶开发出“信阳红”,信阳红茶产业日益呈现百舸争流之势。

但相较于绿茶的悠久历史,信阳红茶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区域范围内生产经营杂乱、品牌效应缺乏、市场占有率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提升产品质量标准,扩大信阳红茶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品质至上,品牌方能长青。”对于茶产业来说,质量是其发展的命脉,是市场竞争中的免死金牌。要打造信阳红茶品牌,品质之仗最为关键。“十八口·红茶”早在最初决定投产时便建基地、树标准,意在从源头、生产环节上严把关、高要求,并注重技术研发,着眼于做好性价比高的大众好茶、安全放心茶,以叫响信阳红茶品牌。

以生态为源,突出茶园基地建设。茶叶基地是产业发展基础,也是品质源头保障。没有自己的基地,想要保证茶叶品质是相当困难的。在浉河区吴家店镇,傍依车云山、紧临十八口水库,公司5000多亩生态茶园的茶叶基地就“隐居”在这里。这里四周树木葱郁,云雾弥漫,天然的地理位置和特定的气候条件,有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同时也孕育了这片小叶种茶园。

茶园坚持常年采用生物病虫害防治,鼓励茶农人工灭虫,对因虫害受损失的茶农按每亩300元的标准予以补贴,以此保证茶树安全、健康生长,为公司提供品质优良的鲜叶原料,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同时,公司努力构建“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格局,旗下新羽红茶专业合作社有目前河南省内较具规模、标准现代化的红茶生产加工基地,采取收购、租赁、联营等多种形式流转茶园,既稳定了茶园面积,保证了茶叶质量,又促进了茶农增收企业增效。

以质量为本,筑牢红茶品质根基。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人无信不立,企无信不兴。作为信阳红茶业的先行者,质量保障与安全保障始终是“十八口·信阳红”的发展根基,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以诚信做良心茶。

同时,积极加强认证认可工作。公司完善质量体系、争创全优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2014年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十八口·信阳红”在北京国际茶业展名优茶评比中荣获银奖。

以技术为根,提升产业发展实力。为在众多的红茶品牌中脱颖而出,使“十八口·红茶”品牌在红茶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司不惜重金从安徽祁门请来红茶技师,并从信阳农林学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红茶生产技术攻关课题组,潜心研究红茶工艺,力求工艺与众不同、产品别具一格。

先进的生产设备、优质的鲜叶原料再加上专业的信阳红茶制作工艺,造就了与众不同的“十八口·信阳红”,以其特有的乌黑油润、条索紧细、金毫显露、汤色明亮、香气独特、滋味醇厚、回味甘甜的优良品质独领市场。目前产品辐射广东、河北、河南、山西、北京、上海等地。

虽比高飞雁,犹未及青云。做茶叶就是做良心,做好信阳红茶品牌更是一种责任。当前食品安全已经绷紧了全国消费者的神经,需要有责任的企业带头,树立标杆,做好品质,铸造品牌,十八口公司就要做茶产业安全的风向标和一个实实在在的践行者,把“信阳红”这个共同品牌打造好,让更多消费者喝到“绿色、健康、生态”的信阳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