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翔 马童

10月10日,记者在市区几处路段走访时发现,占道经营已然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难啃的硬骨头。

上午10点,在体彩广场东路,占道经营的小摊贩几乎摆满了道路两边风景树下的空地,有的还延伸到道路上。市中医院一带,本身就车多人多,加上小摊贩的扎堆经营,尤其显得拥挤。

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最新一期的通报显示,平桥区世纪广场周围秩序较差。

上午11点,记者赶到世纪广场。

世纪广场靠平西街南端人行道上见有10多个小摊贩正在经营,道路几乎不通,见到记者拍照,一些摊贩急着收东西走人。还有一些制作小吃的摊贩不断赶到,开始支摊儿经营。沿龙江大道走到世纪广场东北角,情况也是如此。

在龙江大道东段和平中街交叉的红绿灯路口,记者惊讶地见到向东的人行道几乎被十几辆卖水果的车辆堵塞,靠花带一侧空间仅容得下一辆电动三轮车通行。

回到世纪广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两位一起拉家常的大妈介绍说,这会儿情况还算好点,等到12点卖小吃的摊贩就会多起来,直到下午3点才会少下去。早晨吃饭时候也是一样,小吃摊儿多,来往买东西吃的人也多。每天都会有人来管,人一来他们就会收摊,人一走就又开始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