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不仅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保“4+4+2”党建制度体系落地生根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积极推进全市重点工作,确保今年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现实需要。全市各级党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以推进重点工作完善制度体系,以制度体系建设成果推进重点工作,为我市夺取党的建设和经济工作双丰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稳中求进的经济运行效果,需要强化党的组织保障。市委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全市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为全省大局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科学判断的结果、弯道超车的胆识、后来居上的气概、积极作为的精神。尽管仅仅是“1个百分点”,却需要全市百万人民同心干,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保证百分之百地实现预期目标。

辩证地分析,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是常数,也是变数。说它是常数,因为只有保证得了这样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说它是变数,因为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增长速度有快有慢,不是一成不变,更不能一概而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到党建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增强责任意识,发挥领导作用,不断提高在复杂条件下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争先进、比贡献。

应当清楚,一切经济工作都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根本目的是要团结和带领全体人民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因此,党的建设必须围绕中心、服务中心、保证中心。如果脱离经济建设中心,脱离改革、发展、稳定的主旋律,党建工作只能是“空对空”。当前,我市的各项重点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相连,无论是稳定工业经济运行、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发展和优化金融服务,还是推进产业集聚区再上新台阶、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新突破等诸方面,需要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跟进,在宏观指导和微观服务上充分发挥出凝聚力和战斗力。

稳中求进,需要强化保障;强化保障,是为了更好地稳中求进。各级党组织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完善和落实党建制度体系作为各级党组织落实“两个责任”,抓好基层党建的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考核内容,发挥考核的评价、激励和问责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把重点工作任务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对完不成任务,只说不干,不负责任的干部,实行效能问责,真正做到奖优罚劣,激励更多的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干大事。

愿景美好,时不我待。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重点工作和党的建设“一岗双责”,加快步伐,促进发展。只要我们能够在强化保障上争先进,在稳中求进上比贡献,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信阳就会赢来又一个美好的大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