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庸兴

朋友的孩子丹丹5岁,在幼儿园和家里都讨人喜爱。有一次在家,突然发起脾气来,把新买的玩具汽车摔在地上。爸爸把玩具捡起来交给她,好言相告,丹丹不但不理睬,反而“示威”,再次把爸爸手里的玩具打在地上。爸爸感到有必要管教,就打了她一下,丹丹便大哭起来。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妈妈闻声赶来,孩子如见“救星”,哭得更厉害,把摔在地上的玩具又狠狠地踩了一脚。丹丹的爸爸把事情经过相告,谁知做妈妈的听后不以为然,反而责怪爸爸:“弄坏一只玩具,值多少钱,也值得打孩子吗?”接着哄丹丹不要哭,又教丹丹骂:“爸爸坏。”于是父女间的教育矛盾,迅速转化为夫妻之间的“舌战”。

这种事件,在一些独生子女家庭中经常发生,它往往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

现在大多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成了“小太阳”,大人都围着孩子转,当孩子有了缺点、错误时,大人们有的主张批评教育,有的却要包庇护短,往往是爷爷奶奶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有的父母之间认识也不一致,不同的情绪、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做法往往在孩子面前暴露,这不仅影响家庭和睦,更不利于教育孩子,致使孩子是非不清,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才算正确。

对孩子的教育,当家庭成员发生分歧时,应该冷静下来,私底下找个时间互相交流,而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不能一方“唱白脸”一方“唱黑脸”,一来避免造成误解,从而影响大人之间的关系,二来孩子找到漏洞可钻,不好的品行和习惯就会逐渐形成。父母教育有分歧怎么办呢?做父母的应该“商”、“谅”。在处理问题上互相谅解,求同存异取得一致。但决不能把分歧暴露在缺乏辨别能力的孩子面前。否则,像丹丹的父母那样,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和品德塑造,是没有好处的。当碰到事先商量不够、尚未达成一致性的问题时,那么至少在子女教育上,应该采取形式上一致的权宜之计。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指的是家庭中每个成员对孩子教育的一致性,就是说对于同一件事,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对孩子要有同样的要求,以达到同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