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徐向伟 郑旗)“前天我的收割机突然出现故障,我马上拨打农机服务热线求助,没想到10分钟技术人员就出现在我家田间,只用了20多分钟就解除了故障,恢复收割作业。”9月22日,平桥区长台关乡的水稻种植大户余涛向笔者所讲述的情景,正是平桥区乡镇农技站成立的农机“医疗队”,24小时“待命”抢修农机,保障秋收的一个缩影。
为了保驾护航“三秋”生产,平桥区组织乡镇农技站成立农机“医疗队”,同时,采取区域划分、分片管理,每个农机技术员负责相应区域。开通24小时农机服务热线,通过广播、手机短信平台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把成立农机“医疗队”信息发送给广大农户,保证家喻户晓。农机“生病”了,农民只需一个电话,“农机医生”就会在第一时间上门服务维修,确保农机“不扯拐”。同时,农机“医疗队”还定期深入到农机合作社和农机户家中,对将要投入秋收的各类农机具进行高质量、高标准的保养和调试,确保各类农机具以最好的状态投入秋收。并通过举办培训班、下村入组进行安全宣传等方式,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农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工作。
截至目前,该区“三秋”生产情况良好,全区秋作物播种总面积123万亩,已收60万亩,完成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