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权力意味责任,责任就要担当。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和省纪委五次全会精神,按照“抓持续促提升、抓重点创特色、抓创新求实效”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三转”,落实“两个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注重抓早抓小,狠抓“五项重点工作”落实,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浓厚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宣传氛围,营造“清风信阳”良好政治生态,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清风信阳行”专栏,集中宣传报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亮点、新成果。
本报记者 姚广义 李浩
淮上莲蓬着秋色,丹桂飘香清风来。
回眸夏荷田田,迎来金秋送爽。我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中央纪委、省纪委及市委的要求,抓持续促提升、抓重点创特色、抓创新求实效,深化“三转”,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
“两责”落实加压传导
落实“两个责任”,应该如何破题?
把压力传导到位,首先得牵住主体责任的“牛鼻子”。
2月26日,在市纪委四届五次全会上,4名县区委书记和3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公开述责述廉;6月19日,我市召开部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会议,6个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逐一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
“双述双书”,让不少“一把手”感慨,党委不能成为“甩手掌柜”,书记更得“挂帅出征”。
主体责任落实,监督责任也得夯实,“两个板子”必须得打在“两个屁股上”。
“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共追究主体责任205人、监督责任16人,其中处级干部9人,通报典型案例21起29人。
除此之外,对95个问题较多的地方和单位,由上级纪委负责同志约谈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主要负责人103人。
纪律审查全面从严
念好“紧箍咒”,警醒“打盹人”,就得握紧手中执纪的“钢尺”。
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既注重查办大案要案,又密切关注、严肃查办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
抓早抓小,坚持不压案,不拖案,对线索反映苗头性、倾向性、一般性问题,及时发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和初始状态,防止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函询163件; 市纪委对集中管理的122件问题线索按五类全部进行了处置。
快进快出,改变以往贪大求全、“吃干榨尽”的办案工作思路,在保证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执纪办案周期。如商城县政协副主席杨某案件,当天立案当天移送检察机关处理;潢川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某案件,“两规”时间只用了19天就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协作区监督、异地查办,将“单一作战”转变为“协同作战”。今年以来,仅市直5个协作区就立案130件,同比上升130%;党政纪处分112人,同比上升128%;全市异县查办24件,异乡查办101件,查实82件,党政纪处分92人,有效防止了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较好地解决了中梗阻问题。
正风肃纪保持高压
“听说党政机关把公款吃喝都转移到农家乐了。”
“领导的孩子结婚,上级不是不让大操大办吗?有的就今天请两桌,明天请两桌。”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上,对于“四风”问题,网友们各抒己见。曾经有媒体调查显示,一些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四风”问题中,近一半都是群众举报的。
正风肃纪,如果仅仅依靠纪委一家的力量,显然,查处力度会很有限。
如何破局?
市纪委开出了建立“三支队伍”这一“药方”。
所谓“三支队伍”,其实是指督察员队伍、监督员队伍和信息员队伍。督察员队伍由县、乡纪委和市直单位纪检干部组成;监督员队伍由市县行政审批和窗口服务单位纪检干部、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行风监督员、老干部组成;信息员队伍由新闻记者、本地网站媒体人和企业负责人组成,“三支队伍”共413人。在纠“四风”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除此之外,定期会商研判机制、针对问题集中督察机制、典型通报曝光机制、群众有奖举报机制和问责追责机制这“五项机制”更是扎牢了制度建设的“笼子”。
机制体制的建立完善,让“四风”问题无所遁形。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干部作风案件1126起,处理1673人,其中党政纪处分173人,追究主体责任139人,监督责任11人。
基层党风政风强力推进
抓党风,正民风,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见效快”“疗效好”。
近年来,“四风”问题表现形式愈发复杂多变,集中检查、专项督察、蹲点暗访这些“老方子”已经让有些人产生了“抗体”,治愈“新病”,必须得针对新问题、新情况,调整“配方”。
“新配方”调控下,市纪委打出了制度建设“四个一”组合拳。
创新抓好一项机制落实。基层“四风”和腐败问题“两个责任”追究办法、基层信访处置工作机制、“三重一大”监督制度等,在推进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机制的同时,也确保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问题“有人管”。
发挥“一个阵地”作用。“四中心一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基层党风政风工作中最重要的平台。仅短信举报平台就收到举报416件,其中业务内举报343件,已办结289件。
解决一批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市纪委督促9个县区25个相关市直单位,排查出与民争利、吃拿卡要、“四风”, 土地流转、“三资”管理、惠农补贴,执法、违规收费、公共服务,小官巨腐等方面突出问题4类46个,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已立案查处违纪案件227件,党政纪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03人,纠正违规资金3200多万元。
查处一批典型案例。目前,全市共排查基层党员干部违纪案件线索677件,查结558件,党政纪处分313人。通报基层违纪典型案例28次,涉及被处理基层干部180多人;全市9个县区纪委45名领导分别深入150个乡镇,对7800多名乡镇干部和10064名村干部进行了面对面警示教育。
教育预防更加深入
把党的纪律立在党员干部的脑海里、心坎上、行为中,就要严格对照党章党规党纪解决“司空见惯”的“小问题”,不因所谓的“惯例”而“破例”。
今年,市纪委对党员干部的教育预防更加深入。
就像治病,等“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再追悔莫及,就只能悔之晚矣。为了让党员干部知道违纪违法的底线,市纪委将党章、2个准则和22个条例汇编成册,首批印制2万份,向全市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免费发放学习。同时,开展党纪条规考试、重温入党誓词、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纪律教育活动,对1000多名处级干部进行了党纪政纪条规知识考试。
当好“先行官”,不放“马后炮”,市纪委充分发挥好纪检监察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作用,进一步丰富栏目和内容,创新开展“把纪律挺在前面”廉政微访谈,开设纪律大讲堂162场次,召开纪律专题学习会73场次,在微博发布消息1000多条,开展4期“微博问廉”活动。
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市纪委还筛选了一些党员干部认识模糊、把握不准的具体问题,对照党纪条规进行细化,做到易懂易记、入脑入心,制作了违反八项规定精神案例口袋书、纠“四风”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制定婚丧嫁娶和公务接待“四严禁八不准”等。
队伍建设持续强化
谁来监督纪委?这个问题,十分尖锐,但是却有很强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严防“灯下黑”,市纪委出台了纪检监察干部“十不准”等制度,并把“十不准”要求制作成提示牌,放置在每个纪检监察干部的桌面上时刻提醒。同时,建立日常监督档案,广泛开展信访监督、回访监督等。
怎么加强队伍建设?对于这个问题,市纪委有着清醒的认识。
提振工作精神,市纪委印发了县区纪委书记、副书记等三个提名考察办法,修订完善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工作考核细则,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实绩档案,强化考评结果运用。
提升队伍形象,市纪委大力开展治理“庸懒散拖”等“上班病”活动,不定期地对机关干部出勤、工作等情况进行检查,加强监督管理,队伍形象为之一变。
提高能力水平,启动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在内设机构总数、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制度创新,盘活存量、调整职责、减少职能交叉,增强了执纪监督一线力量。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反腐倡廉没有终点,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