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谢天学

84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中国长达14年的全面武装侵略。日军侵华期间对中国近千城镇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信阳,仅有资料记载的大轰炸就有5次之多。自1938年7月至1941年2月,日军先后出动130余架飞机对信阳城区进行多次轰炸和扫射,造成1400多名群众死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我国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暨阅兵活动,就是要让世界各国热爱和平的人们充分意识到,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是,战争的阴霾仍然笼罩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头上。只有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才能珍视未来,才能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

自从天空成为战场,防空就成为战备重点。人民防空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项“生命线”工程。高标准、高水平抓好人民防空建设,不仅是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市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防空警报建设是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人防工作是“国安工程”、“民生工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大力支持。各级政府要坚持军地共管体制,按照《人防法》和中央决定,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与同级军事机关共同领导、以政府为主的人防管理体制,把人防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把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促进全市的人防工作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各级部门要认真履行人防工作的法定职责,通力协作,主动参与城市应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筑规划和报建联审工作,将人防工程建设要求作为前置条件,凡没有达到人防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立项、不予审批、不予发证,确保人防工作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

我市地处中原腹地,是河南的南大门,连通南北,控扼东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敌对势力扩张、辐射、瞄准的重要地带,形势一旦紧张,我市防空所面临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不能小视,不可低估。因此,我们要充分认清形势,强化人防意识,切实将人防工作摆上战略位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高标准、高水平地抓好人民防空建设,切实增强做好人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今天,我们在全市城区鸣放防空警报,目的就是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识别和熟悉防空警报信号,了解人民防空基本知识,掌握基本防护技能,增强国防观念、人防意识。防空警报鸣放活动对于落实新时期人防军事斗争准备、提高警报快速反应能力、检验防空警报指挥系统技术性能、统控设备完好率和警报音响覆盖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环境,繁荣的社会需要有力的安全保障。人民防空是一项全民性工作,加强人防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级各部门和广大群众都要以这次防空警报鸣放活动为契机,掀起人民防空宣传教育活动热潮,进一步营造全社会普遍了解人防、自觉关心人防、依法建设人防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人防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