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政研室调研组

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是省委提出的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何在基层工作中运用好、落实好,发挥其制度保障作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信阳市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以下简称“两委”)换届工作中,积极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收到了显著成效,全市412个城市社区,换届一次成功率100%,25个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全部调整配备到位。换届换出了新班子、新气象,赢得了民心,促进了发展。

一、主要做法

信阳市抓住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核心要义,坚持选民为本、服务至上,多措并举、狠抓落实,干部群众对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了然于胸、运用得体。

紧扣落实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这一核心,让选民真正当家作主。信阳市把城市社区“两委”换届选举的过程当作选民履行民主权利的过程,运用民主科学决策制度保障选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换届前,公开征求社区选民意见,市、县(区)、街道三级社区“两委”换届指导组多次深入社区开展调查摸底,以入户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置征求意见箱、召开座谈会、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服务平台等方式,收集掌握社区换届工作第一手资料。认真搞好“三议”,社区换届选举中重大决策由社区党组织提议,提交社区党员代表会和居民委员会审议,由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做到选举内容、选举实施过程“两公开”,让选民知晓选举委员会、选民登记、居民代表、候选人产生、选举日期、投票时间、地点等选举内容和选举实施过程,便于选民参与和监督。为确保选民投票选举权利,让选民直接参与投票选举,或者由选民推荐居民组长、居民代表进行选举,使选民有权选出自己满意的“两委”干部。

突出落实便民服务制度这一重点,为选民提供贴心周到服务。倾心为选民办实事好事。以换届为契机,调查民生需求,积极办民生实事,不仅凝聚了民心,而且检验了“两委”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潢川县老城办事处南海社区是信教群众聚集的老社区,社区“两委”班子带领群众修建了2000米辖区水泥路,解决了出行难问题,为换届选举赢得了民意支持,辖区97%的居民参与了投票选举。精心做好换届选举中的服务保障。各社区选择群众集中居住、交通良好的地方进行集中设点,在投票点设立休息室、茶水室、医疗室等,方便社区群众投票。对于社区一些行动不便的群众,采取免费到家接送的方式,让选民有尊严地行使民主权利。据统计,全市城市社区换届选举中,群众参选率达84.5%以上。为保证城市社区外出务工人员的民主权利,各社区采用寄书信、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等形式,号召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票或依法委托投票,保证了外出务工人员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抓住落实矛盾调解化解制度这一关键,为选民营造稳定和谐环境。信阳市多数城市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居民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两委”换届选举是民愿诉求的集中表达,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易显现出来。对此,各级运用矛盾调解化解制度,积极为选民营造稳定和谐环境。在换届前,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加强摸底排查,及时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矛盾隐患。对存在的矛盾,采取联合调查、集中调解、分类施策、重点化解等方式,保障选民反映的问题得到公正处理。

强化落实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这一保障,给选民带来风清气正换届新气象。在换届的整个过程中,信阳市把全面落实党风政风监督检查制度作为保障,确保换届工作公平有序、风清气正。换届选举前,严把程序关。严把选委会推选关、选民登记关、候选人推选关、投票选举关。各街道党工委与候选人进行个别约谈或集体谈话,重申换届选举纪律要求,与候选人签订《社区换届选举参选候选人廉政承诺书》。并以街道为单位,对所有社区“两委”进行任期财务审计,利用居务公开栏、居民明白卡或居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公开,接受选民监督。换届选举中,严把纪律关。在选举当天,从开会清点到会人数、会议记录、统计表格、选票归档、公告内容到秘密写票处的设置、秘密写票、公开计票和唱票等环节都有群众代表全程监督,选举过程全程录像,选举结果报纪工委备案。换届选举后,严把验收关。对选举的干部在任前集中进行勤政廉政谈话,任后实行岗位廉政承诺,筑牢社区党员干部的廉政防线。由于预防措施到位,监督检查及时,在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没有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强化组织领导这一环节,使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贯彻到选举全过程。信阳市把换届选举工作和宣传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结合起来,做到家喻户晓。如平桥区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换届选举工作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编成快板、小品、相声等文艺节目,组织文艺宣传队深入社区演出20多场次,提高了群众对换届选举工作和四项基础制度的知晓率。开展以社区换届选举和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干部专题培训,使基层干部学会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做好社区换届选举工作。仅淮滨县、光山县就先后培训干部2000多人。同时,建全了换届选举信访举报制度,畅通了电话、信访和网络等信访举报渠道,确保换届选举顺利进行。

二、主要成效

信阳市在城市社区换届选举中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践行了“三严三实”,换强了班子,凝聚了人心,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一是增强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对换届选举的推动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符合基层实际、真接地气,务实管用、深得民心,在城市社区“两委”换届工作中着实发挥了威力。通过在换届中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选出了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服务能力强、年龄和文化结构更趋合理的新一届社区“两委”干部,“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4.8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占38.7%,比上届提高4个百分点。软弱涣散社区党组织也全部调整配备到位。选民真正行使民主权利选出自己信得过的“两委”干部,确立了选民的主体地位,提高了选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积极性。

二是展现了基层在换届选举中活用四项基础制度的创造力。信阳市立足本地实际和换届工作特点,在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上大胆创新,探索出一系列具体到位、操作性强的措施。根据城市社区人员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动员各种力量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落实和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新县八里畈镇从老党员、老队长、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五老”中聘请参议员、调解员、代办员、监督员“四员”,让“五老四员”参与落实四项基础制度和社区换届工作,今年以来,“五老四员”共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870余次,代办低保五保等事项34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15起,促进了社区换届工作。对选民需要的服务项目,通过多元化投入、社会化参与积极解决。如平桥区明港镇以购买社会服务方式,选聘了54名自身素质好、群众威望高的专职调解员,每人每月发放700元补助。今年以来,全镇各级调解矛盾成功率达97%,保证了换届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提高了基层干部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的执行力。信阳市要求党员干部自觉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坚持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与社区换届等中心工作相结合,努力使基层干群学会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做好社区换届工作,夯实党的基层建设。通过在换届工作中集中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使广大基层干部增强了规则意识,受制度约束、按制度办事日益成为一种自觉。信阳市在换届工作伊始,明确提出换届工作必须坚持按法定程序办事,做到应有的程序一点不能变,该走的步骤一步不能少,确保依法选举、公平公正。通过换届选举,基层干部对规则的认识有了新的提升。不少基层干部认识到,现在推进各项工作,首先要想到的是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按规则、按程序办事,宁可得罪人,也不能违反制度。把换届选举工作与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相结合,不仅有效促进了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而且使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有效运用,实现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三、几点启示

省委强调加强基层基础,从根本上说要靠制度。信阳市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必须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加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必须与一个地方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主动融入中心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抓住关键,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应有的作用。信阳市把推进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与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相结合,不仅选出了素质过硬的城市社区“两委”班子,提振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而且探索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二是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必须为基层干部群众所掌握。信阳市坚持群众主体地位,通过宣传教育、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使基层干部群众熟悉掌握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在社区换届中的运用方法,让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被基层干部群众认知、认可、认同,充分激发了基层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基层干部群众成为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参与者和支持者,真正使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三是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必须以强化责任为保障。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制度落实到位。信阳市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认真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把完善和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作为各级党组织书记落实“两个责任”、抓好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在社区换届中发挥作用、落到实处。

四是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必须充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不仅要运用传统手段,还必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提高制度运用的效率、质量和水平。信阳市在运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开展社区换届工作中,运用了大党(工)委信息化服务平台、网格化管理系统和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注重运用全程录像等技术手段,有效保证了选举公平公正,杜绝了弄虚作假等现象的发生,确保了基层四项基础制度高效运转,促进了社区换届工作圆满成功。(原载2015年9月13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