浉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熊建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重要论述,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他对云南工作做出的领导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重要指示,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再次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强调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实际上明确了“三严三实”的内在要求,也为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取得成效提出了检验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也强调,检察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领导干部。这就要求全体检察干警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强化法律监督能力、严格规范执法、严明作风纪律,不断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健康发展。

坚定忠诚信念,牢固树立正确大局观

忠诚是从检之魂,忠诚的核心是信念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检察机关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法律监督提出了新的思路和信心。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坚定“三个自信”,笔者认为,落实到检察工作中就是要树立正确的大局观。一是服务好党委中心工作。检察工作和党委中心工作密不可分,只有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置身其中,融入全局,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切实完善服务措施,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效果,才能赢得党委政府支持,才能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二是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严厉打击重大侵财、拐卖妇女儿童、危害食品药品安全、非法集资、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等刑事犯罪。着力查出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保障民生、维护民利,用“看得见、听得到”的办案实效取信于民。三是保障好社会安全稳定。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坚决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邪教组织犯罪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坚守干净底线,切实增强司法公信力

干净是立身之本,确保检察权干干净净运行的核心是解决司法公信力问题。当前,提升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是我们必须面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坚持公正廉洁执法,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规范执法行为,是赢得公信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一是认真发现问题,排查问题。采取对照工作规范开展自查、开门纳谏虚心听取意见、加强内部督导检查等形式发现在检察执法办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成立办案责任倒查领导小组、制定错案责任倒查制度等,明确责任倒查的范围,确定执法违法行为和错案责任程序,从而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使大家不敢犯。二是狠抓建章立制,完善机制。以开展“三严三实”活动为契机,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检有关规定。通过制定《案件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等,建立完善问责问效、大督查等工作机制,加强对检察权运行的监督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大家不能犯。三是加强思想教育,筑牢防线。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应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倡导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干警树立高度的集体荣誉感和职业自豪感,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使大家不想犯。

坚决敢于担当,全面提高队伍素能

当前,我国已进入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阶段,检察干警既是改革主体,又是改革对象,如何树立正确的心态,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关系整个司法体制改革成败,必须予以重视。一是注重强化自侦部门技能培训。目前,职务犯罪所涉行业日趋多样化,手段越来越隐蔽且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办案模式、执法理念已很难适应新形势下司法改革的要求,自侦部门应加强理论培训、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加快法律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使大家会办案、办大案、办成案。二是注重强化刑事诉讼监督。面对司法改革的新任务新要求,应切实更新理念,积极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坚持以证据为核心,以庭审为中心,要坚守非法证据排除理念,严格把握证据标准。要坚持疑罪从无、无罪推定、罪刑法定的原则,全面依法正确履行监督职能,真正把防止冤假错案这个底线守住。三是注重解决两个关系。检察机关综合服务部门承担着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查督办等工作职责,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切实为领导决策服务,为发挥法律监督工作服务,为检察机关科学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形势下,综合部门应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学习意识,要树立为领导服务、为检察业务服务是工作核心要求的理念,要切实注重服务实效,不断提高综合部门整体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