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汪元森)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光山县紫水街道办事处姚围孜社区建立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并结合社区发展实际,通过民主科学决策、服务基层群众、化解调解基层矛盾等措施,不仅促进了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光山县紫水街道办事处姚围孜社区,位于城乡结合部。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社区居民成分复杂,加之社区又处于商业繁华地带,各种矛盾特别突出。为了及时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该社区党总支一班人,不畏困难,不惧矛盾,结合社区实际,在建立健全基层民主决策制度基础上,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并运用民主科学决策,解决基层矛盾和问题,从而使社区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广聚民智,科学决策。该社区全面实施“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提出“自己事、自己议、自己管、自己干”,把部分老上访户和钉子户推选为“群众代表”,变“对手”为“帮手”。凡是土地承包、征地、拆迁、安置、低保、背街小巷和环境整治等重大事务都由居民民主决定,操作公平、公正、公开,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让群众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如:和平街、姚围孜街承担县职工之家、五小、二环路南沿、紫水学校等多个全县重点工程项目的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始终坚持“风险评估公开化、操作程序规范化、项目实施人性化”的原则,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全面接受群众监督,聚民智,借民力,来破解重点工程推进中的征地、拆迁、安置等难题。

抓住关键,蓄积力量。在社区管理方面,注重发挥居民自治作用,社区居民组组长基本上都是由党员兼任,由居民民主选举产生,以此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体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近年来该社区先后解决了熊家湖征地、吕稻场排水、王围孜征地款发放等信访矛盾30余起,无一起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激活阵地,构筑平台。社区不断完善活动阵地建设、搭建活动舞台,积极开展服务社区居民的活动,尽可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社区各利益群体中进行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整合,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方式,采取思想工作联做、公益事业联办、生活环境联建等办法,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的范围,延伸社区党建工作的平台,党员在社区建设中思想上的导向作用和服务上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把握重心,完善机制。一是健全协商议事制度和利益表达机制,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尽量争取群众广泛参与,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观念,从单一的扶贫帮困、排忧解难向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转变,从单一的物质性服务向物质性和精神性服务并举转变,如: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特别是在法律服务、文化服务、就业服务、医疗服务、教育科技服务等方面加以延伸。推行助学、助医、助业、助老活动,着眼于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二是健全规范组织制度、工作制度和监督制度等,提高服务项目、服务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区的质量和水平,切实把党的“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社区的日常工作里。三是实行财务会审会签制度,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党员“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廉洁自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规范化、民主化的制度,规范社区党员干部和居民的行为,从而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在居民中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