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保群

金玉良言,切中肯綮。9月10日,在中国弱筋小麦种植与食品加工技术研讨会上,一场激烈的思想碰撞正在展开,来自全国5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作报告、提建议、解难题,共同为我市做强弱筋小麦产业链出谋献策。

舞台成全信阳,实力造就信阳。借福建省厦门投洽会平台,信阳淮滨弱筋小麦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提升信阳淮滨弱筋小麦品牌,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淮滨弱筋小麦产业未来发展的一大亮点,淮滨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路子正越走越宽。

“改善弱筋小麦生产和低筋面粉加工为核心的种植与应用技术,是解决弱筋小麦产需矛盾的现实需求,是用科技手段推进传统农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用科技创新支撑食品工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农业部小麦生产技术指导组副组长、河南省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郭天财教授说,中国是全世界第一小麦生产大国,河南省是中国第一生产小麦大省,中国小麦的自给率基本在100%左右,但结构还不够合理,市场上比较紧缺的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市场缺口还比较大,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优质化、多样化、营养化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依靠抓两头带中间,以优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发展带动中级小麦的生产发展,将是小麦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信阳淮滨县是长江中下游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域,也是河南省划定的优质弱筋小麦的优势产区,应围绕弱筋小麦产业发展,不断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同时,把政府部门、产业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用户企业结合起来,联合起来,“政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推动弱筋小麦跨越发展,争当中国弱筋小麦产业集群发展的领跑者。

“科技创新是弱筋小麦产业发展升级的动力和源泉。”江苏省扬州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张佰桥认为,信阳淮滨县立足区位优势,依托科研单位,建立弱筋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壮大弱筋小麦种植基地,培育弱筋小麦低筋面粉和烘焙食品加工生产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条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的高效产业链,弱筋小麦特色产业优势鲜明突出,走在了全国前列。下一步应进一步优化资源,紧跟国内外市场和前沿技术,深化研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弱筋小麦产业升级;借助中国弱筋小麦种植与应用技术研究院这个平台,加强沟通交流,借助“外力”,借鉴“外智”,加快推动弱筋小麦产业跨越发展。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质量控制、健全配套扶持政策、完善产业链条、多渠道宣传推广……一个个建议,一条条对策,饱含着对弱筋小麦产业的关注关心,充满着对信阳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和良好祝愿。河南麦得隆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鸿谦深有感触地说:“各位专家既立足前沿,又结合实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有价值,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开拓了思路,明确了方向。相信在大家群策群力帮助下,信阳弱筋小麦产业一定会有新的发展,一定能做出世界一流的面粉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