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浩 吴晓睿 文/图

昔日中国北方人的口粮——小麦,如今已改变了传统面食的身份,成为产业兴起的富矿,孕育着新的产业崛起,淮滨正演绎着这样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淮滨县利用独特的弱筋小麦种植优势,提出“弱麦强县、食品惠民”的战略,以打造“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为目标,实施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条,创新种植模式,拓展加工深度,提升产品品位,扩大淮滨弱筋小麦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淮滨弱筋小麦产业的崛起。

独特地产优势

弱筋小麦属粒质软、筋力弱、蛋白低的优质专用小麦,是研发生产低筋系列专用面粉、衍生加工终端烘焙食品的专用原料。受其内在品质形成要求和地理区位、生态因子影响,弱筋小麦只适宜在中低纬度地带生长,国外只有美国、澳大利亚局部适合规模种植。在我国,弱筋小麦仅在豫、皖、苏三省沿淮河以南地区适合规模种植,面积不足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0%。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饼干、糕点的消费量将有很大增长,我国弱筋面粉产需矛盾突出,进口依赖性强的问题始终制约着产业下游面粉工业和烘焙、速冻食品工业的发展,其产需矛盾和进口依赖性将长期存在。

信阳市地处淮河中上游,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小麦灌浆期高温多雨、日照不足、湿害较重、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小麦籽粒中面筋质和蛋白质的形成积累,是优质弱筋小麦生长的天然区域。无可替代的区位优势,使信阳市成为全国弱筋小麦种植核心地。

淮滨作为信阳市的农业大县,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市四分之一,弱筋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市一半以上。所产小麦符合《GB/T17893—1999》优质弱筋小麦品质要求,先后被农业部确定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布局范围、国家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示范县、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

2003年,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将淮滨县划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及豫南沿淮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域。目前,淮滨县已推广弱筋小麦种植面积50万亩,年总产量突破20万吨,有力支撑了当地及全国烘焙食品工业的发展。

完善产业布局

淮滨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要想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淮滨县委、县政府面对的重要课题。

2011年,信阳市提出了打造豫南沿淮弱筋小麦产业带的发展战略,将弱筋小麦产业发展作为信阳市重点产业来抓。淮滨县决策层敏锐地发现,依托弱筋小麦种植优势,抓住这个产业发展的机会,必定能够实现淮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经过详细调研,淮滨县提出了“弱麦强县、食品惠民”的战略,着力打造“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的品牌。

2012年,淮滨县高规格举办了首届“中国弱筋小麦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研讨我国弱筋小麦发展之路,并规划了淮滨弱麦产业发展蓝图,着力构建弱筋小麦→低筋面粉→烘焙食品→工业化主食精深加工产业链,坚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着力推进第一产业接二连三、联动发展,打造立足江淮、辐射全国的豫南沿淮弱筋小麦生产、加工基地及产业集群,满足国内高端饼干专用粉需求,支撑食品工业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中国弱麦产业崛起。

抓住科研主导权,才有发展话语权。2012年,淮滨县又成立了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省级弱筋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县级弱筋小麦行业协会,抢占制高点,紧握弱筋小麦科研的话语权和研发权,让淮滨弱筋小麦成为全国弱麦产业的领跑者。

创新种植模式

淮滨不仅是弱筋小麦生产的核心区,而且是弱筋小麦优质产区。

为保证弱筋小麦的品质和规模,淮滨县首创政府整村推进办法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在弱筋小麦规模种植、原粮回收、面粉生产、食品加工、科技创新方面, 大力实施弱筋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弱筋小麦产业稳步发展。

为了统一品种,提高品质,促进弱筋小麦种植结构优化调整,2014年,淮滨县整合各类资金869万元(其中,财政资金391万元,企业资助53万元,农民自筹425万元),集中采购“扬麦15”等抗性好、产量高、品质优、有市场、效益高的优质弱筋小麦种子1807吨,重点用于支持弱筋小麦繁种基地、整村推进村和连片种植大户。

为扩大种植规模, 2014年,淮滨县出台了《淮滨县2014—2015年弱筋小麦生产指导意见》,制定整村推进加市场引导、农技服务加订单跟进等措施,推广弱筋小麦50万亩。其中,整村化推进12万亩,市场化引导38万亩。

在种植管理服务上,淮滨县农技服务部门和企业快速跟进,积极做好服务下乡工作,为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土地深松、土壤灭菌、种子包衣、精量播种、机械条播等农技服务。

从小麦种子选育、单品种集中连片统一播种、大田管理、技术推广到分品种统一收获和统一订单收购,全方位按照标准化、精细化进行,确保小麦品质和种植规模。

目前,全县拥有弱筋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10余家,累计带动农户10余万户,种植面积50万亩,年总产量20万吨,农业产值已突破4亿元。

龙头带动腾飞

小小小麦,也能有大大的舞台,更能带动大产业腾飞。

农业产业化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又是凝聚产业集聚能力,促进工业化的有力支撑。

淮滨县借弱筋小麦种植区位优势,以“产业化”的战略布局让弱筋小麦产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带动了一二产业的发展,催生和吸引了“金豫南”、“麦得隆”、“富贵粮油”等32家低筋面粉、烘焙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纷纷落户。

2014年,淮滨县成功引进了河南麦德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集食品研发、生产、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科技型大型食品企业,在淮滨投资18亿元建设食品工业园,主要生产面粉、挂面、饼干、蛋糕、膨化食品、威化饼、干吃汤圆、糖果、食品包装等,公司建成后年产值达30亿元。

2014年,该县又与宜宾五粮液集团成功牵手,成立了河南五谷春酒业有限公司,公司总资产超过6.2亿元,年产曲酒可达2千万升,可实现产值35亿元。

淮滨县产业集聚区以“食品加工”为突出特色,围绕弱筋小麦深加工和现代农业发展做文章,已形成以小麦为“头雁”,以“面粉—面点—休闲食品”和“白酒—包装—印刷—运输”两条产业链为两侧编队的“雁阵”发展布局。

如今,淮滨以弱筋小麦延伸的食品面粉生产线47条,馒头、饼干、糕点、烘焙食品生产线17条,年总产量(含产成品)116万吨,总产值30亿元,分别占全市的16.8%、44.2%和10.8%,总投资额达26.1亿元。

2013年、2014年,淮滨县连续两年获市政府授予的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金豫南”牌低筋专用粉等先后获得“全国放心面”、“河南省著名商标”等称号,产品畅销全国,成为“华美”、“锦泰”、“海新”、“三全”、“思念”、“小帅才”等国内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专用面粉供应商。

小小小麦,正演绎着新的故事,促进中国弱筋小麦产业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