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步入新常态,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检察干警更是面临着办案任务越来越重、办案标准越来越高、办案风险越来越大等新挑战。对于这些新变化和新挑战,检察干警唯有充分发挥“担当”精神,才能成功应对。然而,当前我们有些检察干警在工作中仍存在着创先争优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精神状态不佳等不愿担当、不敢担当和不善担当等情况,这与法治新常态带来的新要求还有不少差距。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检察干警在法治新常态下如何“担当”谈几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新形势下检察干警不“担当”的类型

站桩度日的“稻草人”。有的干警在其位不谋其政,缺乏应有的干事创业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畏难抵触,拈轻怕重,关键时刻撂挑子、重要关头掉链子。有的干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遇到矛盾和问题绕道走,只讲原则要求,就是不讲具体怎么办。

墨守成规的“守摊人”。有的干警满足于现状,觉得小日子过得不错,满足于守摊子、享清福、好玩乐,进取精神消退。面对检察事业发展的压力,缺乏敢于创新的勇气,只是被动应付,一味地等上级出方案、等别人出经验。有的干警对待日常工作标准不高,把关不严,满足于“大概是”“差不多”。有的干警工作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

推诿扯皮的“太极手”。有的干警贯彻院党组的决策部署,耍“小聪明”、打“擦边球”,或借故推诿,或应付了事,或选择性执行,致使我们一些工作进展缓慢,落实效果不好;有的干警怕丢选票,宁伤事业不得罪人,当好好先生;有的干警对于需要共同完成的工作,要么借故自己忙顾不得,要么出工不出力,甚至把份内的工作也往别人身上推。

疏于律己的“自由人”。有的干警办事不依法依规,不坚持原则,办人情案、关系案;有的干警不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口无遮拦、乱发议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有的干警只注重用经验去办案,疏于学习,面对问题束手无策;有的干警玩风盛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二、检察干警“担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担当是检察干警必备的基本素质。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使命。检察干警必须具备坚持原则、敢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和素能。面对复杂的执法环境,要用担当精神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好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担当是干好检察工作的基本前提。我们只有敢于担当,敢于争先创优,敢于创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才能推动工作健康发展。

担当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在单位中,不同的人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责任是有价值的,不同性质的责任和不同程度的责任都会体现不同的价值,敢于担当就直接反映出自身的价值。

三、对检察干警做好“担当”的几点建议

要“敢于担当”。“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检察干警要具有敢于担当的精神。

敢于担当就是敢于克难。面对困难和挑战,要迎难而上不能有丝毫退缩,要挺身而出不能有丝毫逃避,要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确保不误事、不怕事、不出事,要拿出一种“亮剑”的精神,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一股动真碰硬的狠劲,要坚决做到光明正大、理直气壮、大张旗鼓!

敢于担当就是敢于担责。我们每位干警身上都有重担,人人都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勇敢地面对工作中的失误,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

敢于担当就是敢于争先。全体干警都要牢固树立“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先进就是落后”的观念,要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标准定得高一点,要求提得严一点,不干则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干就一流。

要“勤于担当”。 “哪儿有勤奋,哪儿就有成功”,检察干警要树立勤于担当的意识。

勤于担当就是勤于学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但能力不是固有的,本领也不是天生的,必须切实加强学习。善学者智,善学者强,善学者胜。只有持续学习、不断充电,才能敏锐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勤于担当就是勤于实践。邓小平同志说过,“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担当精神,最终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学习——实践——学习”这个模式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

勤于担当就是勤于协作。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碰到问题不推诿,遇到困难合力攻,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要“严于担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检察干警要牢记严于担当的要求。

严于担当就是严于修身。严以修身,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一要修党性。坚持讲党性、讲理想、讲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要修道德。“德”乃为人之本。检察机关承担着法律监督的重任,我们干警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和更好的形象,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检察职业道德。三要修操守。管住“小节”才能守住“大节”。

严于担当就是严于用权。严以用权,就是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要坚持公正执法。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严格秉公执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二要加强监督制约。要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确保检察权运行到哪里,监督制约就跟踪到哪里。三要增强责任意识。检察权不是荣耀和面子,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严于担当就是严于律己。严以律己,就是要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做到廉洁执法。一要把住“爱好关”。检察干警要注意的是,个人爱好绝不仅仅是私人问题,必须爱之得当、好之有道。二要管好“朋友圈”。作为检察干警,对哪些人该交、哪些人不该交,一定要心中有数、慎之又慎。三要管住身边人。检察干警要讲亲情,但绝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身边人谋私利、铺后路。

要“善于担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检察干警要掌握善于担当的方法。

善于担当就是善于创新。检察机关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要求,就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研究创新方法,依靠创新解决检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靠创新推动检察工作上档升级。从某种意义上讲,说创新也是一种担当,只有通过创新、打破常规,才能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新路,为检察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善于担当就是善于思考。“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有思考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有担当的力量。我们经常说,每个检察干警都要学会思考,思考一下今天有哪些工作要做,本周有哪些工作要做,全年要实现什么样的工作目标,只有考虑清楚了,工作才会有方向,才会有效率,才会出成绩。

善于担当就是善于总结。毛泽东同志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总结也是一种担当,更是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不断总结经验,从而把握正确方向、遵循客观规律,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问题、干好工作。

(作者系淮滨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