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大志。”立志是人生成功的动力,能让我们为实现理想目标而艰苦奋斗,凭借坚忍不拔的信念屹立在成功的巅峰眺望远方。扬爱国情、立报国志、尽公民责、圆军人梦,同样是我市广大青年朋友的理想选择和人生美好追求。
“一身迷彩装铮铮好儿郎/战士胸怀和平的梦想/挺起铁脊梁扬我剑锋芒/一切只为祖国安康……”一首军歌、一个梦想、一段人生、一种志向,既表达了自觉尽责的誓言,又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怀。邓小平同志高度地概括了爱国主义的特征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对此,我们老区青年应该更好地树立荣辱观,进一步增强责任感。
青年对于国防安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的《国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应当依法履行国防义务”。风华正茂的青年人,无论是农民,还是学生,到了规定年龄都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针对广大青少年成长和进步的需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育爱国情怀,激发报国热忱,让每一个信阳青年为自己能够报名参军、尽到一份责任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人若无志,如刀无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当代青年应该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成就自己的传奇,书写壮丽的人生。立志参军报国,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付诸实际行动。无论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尤太忠等信阳籍共和国将军,还是当代军人中的信阳籍英雄,他们的事迹证明,英雄更可贵的精神在于报国,英雄优秀的品质在于将鸿鹄志、报国情融入青春、热血和奋斗之中。无论时代如何变化,英雄的故事如何不同,报国的精神与品质始终是英雄的恒定价值;只要报国有路径、干事有平台,他们就会欣然而无悔。
看社会知国情坚定报国志,望未来明责任奋发效先贤。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青年朋友们,我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华儿女、是革命老区的新一代,有血性的信阳青年应当这样——“呐喊一声有我在,战旗上续写我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