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钊 孙健)近年来,淮滨县法院在司法救助工作中,通过多种方式拓宽救助渠道,完善司法救助制度,让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能够及时兑现合法利益。
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困难群众救助联动机制。该院积极与司法、民政、残联、乡(镇)政府、村委会等部门建立救助联动机制,对确需请律师代理而无钱委托的当事人,主动与县司法局法律援助机构联系申请法律救助,对在审判和执行工作中发现的困难群众及残疾人,加强与民政、残联等部门的沟通,够低保的,帮助其申请低保。
不断创新机制,建立“首尾两头抓”救助制度。该院对民事、行政案件中“有理没钱”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减免缓制度,今年以来,共受理诉讼费的减免缓交申请7件,减免缓诉讼费共1.1万元。设立特困群体案件执行救助基金,对刑事被害人、申请执行人进行救助,累计为企业下岗职工、低保人员、农村特困户、残疾人等特困申请执行人实施救助5件23人次,发放救助金3.21万元。
采取多种方式,完善困难群体司法救助机制。该院加强对司法救助方面规定的宣传,确保困难群体及时了解司法救助内容,开辟绿色通道,设置司法救助窗口,开通司法救助热线电话,推行诉讼引导、诉前调解、立案审查、现场收费和网上登记“一站式”服务。对行动不便的群众,采取上门提供救助服务;对涉及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和残疾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追索赔偿金、劳动报酬等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执快结;对部分被救助的特困当事人进行回访,了解当事人的生活状况,以便进一步提供司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