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郭 靖
有人说,绿色是大自然最醉人的底色,是一座城市活力的象征。
今日信阳,连绵的绿色,从乡野、城市蔓延,把城乡大地连成浓绿的一片。无论是畅游于田野山麓树木间呼吸清新的空气,还是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河边湖畔看白鹭盘旋,挡不住的,都是赏心悦目的绿意。
生活中的绿是何其珍贵,用绿色去编织宜居幸福生活,更是信阳儿女共同的期盼。
正是源于对绿色发展、宜居生活的不懈追求,长期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坚守“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和林业生态建设工程。2013年,信阳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启动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拉开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恢弘大幕。从此,一场围绕中心城区绿化建设、村镇绿化工程、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绿色资源,全民共建生态城市的绿色行动悄然兴起。
3年来,市委、市政府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抓手,绿色信阳成为一个不断演进与升华的过程。
为一个梦想——绿色生态宜居信阳
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说的就是信阳。
翻开信阳地图,地势南高北低,西部和南部为桐柏山、大别山,是长江淮河两大流域的分水岭;中部是丘陵岗地,梯田层层、河渠纵横、水田如网,似江南风光;北部是平原和洼地,生机勃勃的绿色原野覆盖大地。
这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1℃、降雨量1100多毫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保持在90%以上,素有 “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称,既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一条千姿百态的绿带,也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的一个“天然氧吧”。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信阳山川秀美、森林资源丰富。如何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信阳参与区域竞争的比较优势?注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倾力打造山川秀美、经济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必然选择。
从建设“美丽信阳”,实施“林业生态市”到“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信阳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循序渐进、目标清晰。
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到连续7年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信阳生态建设硕果累累、令人奋进。
荣誉满城,脚步未停。在成功创建河南省绿化模范城市后,2013年,信阳市委、市政府再接再厉,作出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重大决策,成立了由市长任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下设创建办公室,出台了《信阳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实施方案》、《信阳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规划》、《信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
以创模为抓手,一场围绕中心城区绿化建设、村镇绿化工程、发展绿色产业、保护绿色资源,全民共建生态城市的绿色行动正持续进行中。
经过3年的艰苦努力,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68.99万公顷,有林地面积56.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24 %,活立木蓄积量2755.28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41%,绿地率36.94%,人均公共绿地12.73平方米,中心城区人均公共绿地7.16平方米,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4%,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标准。
如今,中心城区绿意融融,郊区森林郁郁葱葱,行走在信阳大地,你会发现:
这里——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
“城中有画,画中有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城”,这是绿色信阳的真实写照。
在城市绿化中,改扩建公园、小型游园和广场等城区公共绿地,绿化美化主次干道,突出绿化、彩化、美化和生态文化特色,成功探索出适合信阳城市绿化建设的新路子。
放眼信阳市中心城区,200个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公园、小游园、小广场点缀在城市之间,实现了市民出行500米就能拥抱绿色的目标。浉河公园、奥林匹克竞技园、百花园等公共绿地青草茵茵、郁郁葱葱,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着信阳的山水。
行走在主次干道,模式多样、景观优美的绿化带夺人眼球。按照适地适树、树种多样、突出乡土、色彩丰富、配置合理的原则,目前,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为100%,道路绿地率为32.25%,形成了一路多景、人行景异的绿化景观。
迈进单位庭院、居住小区,乔灌花草错落有致,景石小品赏心悦目,以人为本的立体绿化效果明显。单位庭院、新建居住区绿地率在35%以上;原有居住区通过拆除违章建筑、见缝插绿、立体绿化等方式,绿地率超过25%;市区现有园林小区44个,园林单位148个,主干道95.8%的沿街单位实施了拆墙透绿。
漫步郊区森林,感受自然风光。信阳中心城区东北面是淮河平原区,西南面是大别山和桐柏山交汇处的浅山丘陵区。为打造城市生态屏障,在东北面淮河两岸建造绿色长廊,与农田林网和廊道绿化形成城市北面郊区的环城防护林带。在西北面注重山区绿化,通过多年的荒山造林,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75%。
这里——青山绿水无穷碧,美丽乡村惹人醉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是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给我们勾勒的一幅色彩鲜明的乡村风景图。
今天的信阳乡村,不仅有诗句中绿树成荫、碧水青山等传统风景,更有农田林网,生态长廊等现代特色。
在“体现田园风光和地方特色”的指导思想下,信阳大力实施生态廊道、农田林网、村镇绿化工程,将本地的文化特色、物种特色、地形特色以及物产特色融入绿化建设中,以适地适树为依据,选用经济价值高、观赏效果好的乡土树种进行造林绿化。
同时,注重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利用河、渠、沟、湾、塘、岗等自然地形,充分展现独特的乡村风貌,山区、丘岗以自然式为主,平原以规则式为主。
村镇绿化工程的实施涉及179个乡镇、2609个村,分为山区乡镇、丘岗乡镇和平原乡镇三个类型,一个个美丽乡村绿的生动,绿得诗意盎然。目前,全市乡镇所在地绿化覆盖率达35.4%,村屯绿化覆盖率达32.5%。
这里——依托资源重经营,绿色经济成效显
丰富的林业资源绿了信阳大地,富了老区人民。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信阳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打造四大支柱产业:
生态文化产业。以水上乐园南湾湖、避暑胜地鸡公山、革命圣地新县、疗养胜地汤泉池、国家地质公园金刚台为主的生态旅游线路,连绵上百公里,年旅游收入6.24亿元。
茶产业。以信阳毛尖为品牌,以五云茶业集团、卢氏茶业集团、文新茶业等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以浉河区为中心产区的近30万户茶农致富,茶叶基地面积达180万亩,从业人员95万人,年产值48.9亿元。
苗木花卉产业。以潢川花木精品园为龙头,以白店和卜塔集镇为中心向周围乡镇辐射,并与光山十里镇相连,花木基地面积发展到19.65万亩,实现年产值24.81亿元。
油茶产业。56.55万亩油茶主要分布在新县、商城、光山和罗山等地浅山丘陵区,涉及林农3万多户,现有油茶加工企业20多家,其中精制加工企业8家,年产值3.58亿元。
这里——全民动员齐绿化,共建生态文明城
每当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之时,荒山薄岭、僻静河边,处处可见信阳儿女植树种绿的身影。
以创新义务植树活动为载体,多年来,信阳积极组织开展“青年林”、“纪念林”、“三八林”、“共产党员林”、“军民共建林”营造活动,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并建立了义务植树登记卡和考核制度,近三年建卡率达96%,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4.9%。
结合工程造林,坚持开展领导办绿化点活动,推广新品种、示范新模式。全市已建立市级义务植树基地一处,面积3000余亩,县级义务植树基地21处。
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道德素养。通过积极开展“世界环境日”、中国植树节、湿地保护日、“爱鸟周”等重要时节的纪念和宣传活动,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
围绕绿化目标,信阳多层次、多形式、多角度宣传发动广大公民直接参与植树活动,大大提高了全民绿化意识和生态文明素质,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植绿、播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
这里——保护珍稀绿色资源,传承历史见证未来
一株百年古树,写在它沧桑枝干上的正是这个地方、这个城市的发展沿革,因此,保护一株古树名木,就是保存一部社会发展史书。
信阳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为保护珍稀资源,信阳市政府出台了《信阳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对全市85个树种、3217株古树名木、71处古树群全部进行了登记、编号、建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落实了管护措施。
以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检疫为重点,信阳狠抓森林灾害防治工作,加强森林公安、林政资源管理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建市以来,全市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连续多年开展飞机防治森林病虫害工作,累计防治面积超过100万亩;森林病虫害成灾率、森林火灾受害率均低于国家标准;始终保持对毁林违法犯罪的高压和主攻态势,多次破获一系列涉林重特大案件;持续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和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全市未发生野生动物疫病疫情。
绿意尽染山川秀,生态信阳惹人羡。一路走来,信阳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铿锵步履中尽是脉脉温情,为了给老百姓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了绿色宜居宜业的信阳,使这里的山更青、水更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正像一股春风,吹绿了淮河之滨、信阳大地,让大别山下这颗绿色“明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