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
在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中,严以修身居在首位。做到严以修身,关键要守住淡泊。
践行“三严三实”,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始终保持一份清醒,在行动上始终恪守一份理智,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精进之心对待“事”。简言之,就是要做到“三淡三不淡”。
淡心不能淡事。淡心,就是心要恬淡,要抵挡住尘世的种种诱惑。很多官员最终身陷囹圄,就是没做到 “名利淡如水”。心淡事业不能淡,不能自认为“长大了,成熟了”,什么都看透了,无所谓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也不想撞,那不是真“淡”,而是一种消极、麻木。每一个党员干部要分清“淡心”与“淡事”的关系,坦然功名得失,尽心尽职尽责。
淡欲不能淡志。古人曾将“喜、怒、哀、惧、爱、恶、欲和生、死、耳、目、口、鼻”作为人的七情六欲。人之常情,人皆有之。但欲不能盈,不能满,不能旺,“满则溢”,一旦过了,就离“出事”不远了。“无欲则刚”不难,难的是“有欲则刚”。无欲不能无志,不能什么事都得过且过;无欲不能无思想,不能什么事都随波逐流。
淡官不能淡品。追求进步,希望能提拔重用,本无大错,但太看重官位,不惜手段跑要送,最终断送的是前途,丢掉的是官位,玷污的是人品。党的干部政策一直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贪、不淫、不腐、不惰、不骄、不横,能容人之过,能识人之长,能成人之美,表现的都是人品、人格、人伦,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为官之鉴。“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是最真实的人生写照。严以修身需永远坚守这份淡定,用淡泊的心态、清醒的心智为“三严三实”赋予丰富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