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潢川县华英集团鸭肉加工车间工人正在清洗鸭肉时的场景。本报记者 李 海 摄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李海

应对“升级阵痛”

持续强力攻坚

眼下,正值盛夏,骄阳似火。豫南大地的项目建设与企业生产正如这天气般火热推进。7月26日,从我市羊山新区信阳国际家居产业小镇传来喜讯,小镇入驻企业德胜公司布兰卡项目经过一年的建设正式投产运行。

“信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物流运输更加便捷,为中西部经销商大大缩短了物流时间,节约了物流成本。”在德胜公司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郑秋伟告诉记者,作为广东省最大的专业布艺沙发生产企业,德胜公司在家居小镇的项目占地138.06亩,总投资3.3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创产值2.76亿元,实现税收收入0.22亿元,解决就业700余人。

“今年以来,家居小镇继续加大园区软硬件配套投入,力促一期在建的十余家企业尽快建成投产。截至目前,已有4家入驻企业投产运营,预计本月底将有莲池、璞玉等6个项目投产,年底前还将有6个项目投产。”昨日,羊山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期入园项目的纷纷建成投产,将为家居小镇持续做大做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居小镇内项目落户、建设与投产的良好态势只是全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状况的一个缩影,放眼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整体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局面。

记者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84.67亿元,同比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49.94亿元,同比增长10%,高于当期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升级阵痛”,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依然呈现出了许多好的迹象。特别是二季度,自我市持续开展“解难题、促增长”工业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来,各项工业指标呈现明显回升迹象。

八成产业有增幅

工业投资再发力

据市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工业包含的36个行业类别中有27个实现同比增长,占全部工业行业类别的近八成,21个行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34.0%,纺织业增长18.1%,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7.2%, 医药制造业增长19.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1.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6.0%,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5%。

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333.19亿元,增长27.9%,高于全省工业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位居全省首位。全市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2.1%,同比增加4.3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中,制造业投资288.27亿元,增长31.8%,同比下降14.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2.48亿元,增长28.3%,同比增加50.2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191.62亿元,增长24.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63.6%,同比减少3.5个百分点。高成长性制造业投资中,电子信息投资35.43亿元,增长14.5%;装备制造业投资37.32亿元,增长56.5%;食品产业投资71.59亿元,增长19.5%;现代家居产业投资18.12亿元,增长56.4%;服装服饰业投资29.16亿元,增长5.7%。

重大项目带动能力强

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好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截至6月底,全市重点监控的千万元以上重大产业结构升级项目147个,其中,新建项目65个,续建项目82个,总投资632.38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213.67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125.59亿元,同比增长了9.5%,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8.8%,超过时序进度8.8个百分点。其中,年产800万片蓝玻璃镜片的舜宇光学、年产600万件电子变压器的普航电子、年产7万吨饮品的好彩头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

与此同时,我市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呈现良好局面。在全市重大产业结构升级项目中,五大产业集群项目共103个,总投资479.85亿元,占全市项目总投资的75.9%,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92.68亿元,占全市项目完成投资的73.8%。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项目30个、总投资121.03亿元、完成投资33.14亿元;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项目29个、总投资100.94亿元、完成投资20.72亿元;现代物流产业集群项目16个、总投资157.95亿元、完成投资17.17亿元;新型建材产业集群项目15个、总投资45.67亿元、完成投资12.06亿元;现代家居产业集群项目14个、总投资54.26亿元、完成投资9.59亿元。

此外,新兴产业和业态在我市工业发展中成为亮点,动力十足。经过多年来持续招商引资,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快速发展。1月至5月,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55.6%和48.6%。食品、羽绒服装等传统行业顺应形势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经济下行压力大

稳增长仍需加力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常态下制约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且短期内难以消除,经济增速回落过快造成的稳增长压力较大,上半年我市工业经济运行压力表现较为明显的是部分行业生产经营困难和投资后续动力不足。

在生产经营上,我市钢铁、电力、建材等传统行业受市场需求、生产配额等因素影响,生产明显放缓,特别是钢铁、电力行业增速下降,拉动作用明显减弱。与此同时,支撑工业新的接续动力尚未形成,一些新的增速高的行业规模仍然较小,拉动作用尚不明显。“减量”的下拉依靠新的接续动力尚不能弥补,短期内工业内部结构难以逆转,新旧动力转接会影响工业经济增长。

在后续投资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出现下降,前5个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下降29.7%,新开工项目个数减少5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减少27个,这都可能会影响未来一段时期全市投资平稳较快增长。从投资增长看,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持续回落,自3月份以来在20%以下运行,未来一段时间仍有继续回落的趋势。

就如何使我市工业经济在下半年继续实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一方面应确保工业稳定增长,大力支持绿色食品、新型建材、电子信息、现代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规模扩张,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另一方面要抓好项目建设,围绕国家出台的定向调控政策和重点支持的项目以及我市发展需要的重大项目,争取上级支持,加快谋划开工建设。同时抓好中国光彩事业行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积极推进签约项目的实施,加大“促开工、促在建、促投产”力度,做到未开工的要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已开工的要加快推进,已建成的要尽快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