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山医院旧址。本报记者 郝 光 摄 |
本报记者 栗萍 郝光 胡瑜珊 马迎春
在浉河区董家河镇的大山深处,几处旧院落,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静谧——这,就是抗战时期设在三角山村的新四军医院。
7月23日,大雨倾盆。当天上午,在浉河区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廖家宽的陪同下,记者一行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三角山村。
三角山医院由几排砖瓦结构的平房组成,是清末当地农民所建的民房,土砖黑瓦,每间房屋长5米、宽4米,建筑总面积约4800平方米。
“三角山医院所在的民居都是当年家境比较殷实的群众的房子,院部为地主的房子,院落很大,设计精巧,回廊、门窗、屋脊都有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装饰。最大的宅子有四进深,房子具有浓郁的豫南民居特色。”廖家宽告诉记者。
清代民居可以用“曲径通幽”来形容,穿过一个又一个门,转过几道弯,记者一行走进一家现在仍有人居住的民居: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爬上墙檐的绿藤繁茂葳蕤,紫红的小葡萄生机勃勃……古朴的院落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静谧、温馨。
走进房子里,只见一些陈旧的家具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抗战岁月里的故事……
这家男主人名叫钱世坤,是民居第一任主人的第四代后人。他妻子说:“这房子在1945年曾是新四军的医院所在地,土改后被收走,由于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我们觉得应该继承下去,所以,解放后,我们钱家就又把这套房子买了回来。这么多年了,我们一直守在这里。”
“1945年春,新四军五师将医院从谭家河迁到三角山,院部设在娄子湾,病房设在前湾,分两个所,一所在钱家大湾为门诊部,二所在陈家湾、赵家湾为住院部,医务人员有50多人。”关于三角山医院,廖家宽告诉记者,“当时医院病房紧张,老百姓自发把房子腾出来给伤病员住,所以就形成了部队医院群。当年秋,医院迁走。也就是说,医院设在此有5个月左右的时间。”
走出钱世坤的房子,再往左拐,记者一行走进一所大院子,这是一个四合院式的院落。据介绍,1945年,这里是三角山医院的办公场所,病房都分布在附近各个民居里面。
在这里,记者见到了84岁的钱世政老人,1945年,他只有14岁。当年,他家也腾出一部分房间给部队医院使用。
说起新四军医院,钱老有点儿激动。他说:“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家当时住的有孙院长、张医助、罗医助、卫医官,司药的负责人秦医生,还有司药员李广大。印象最深的还是李广大,他是湖北人,当时和我年龄差不多大,我们是很好的小伙伴。后来,医院迁走后,他还给我写过信呢!”
据钱老回忆,当年部队医院里的杯子上写有“黄陂”字样,好多医生和护士都是湖北人。“医院的医生和护士都很好,为了帮助伤员尽快康复,他们把有营养的东西全部给伤员留着,自己吃的很少,而且能将就就将就。孙院长还自己养羊,挤羊奶给伤员们喝。”提起往事,钱老不禁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当年,他亲眼看到一个关节中了三颗子弹的营长,整个腿被锯掉,主刀医生是孙院长和卫医官。为了能让营长伤口尽快愈合,医生们想方设法为他找来有营养的食物,精心照顾。“那时候,看着营长搂着自己被锯掉的腿紧紧不放,我们心里都不是滋味儿。”说这话时,钱老眼睛红红的。
当时在后方支持抗战的,不仅仅是三角山医院里的医生,更有三角山的村民。
“当时村子里还成立了妇救会,我的姑奶钱宗芳任会长,母亲陈德荣是会员之一,她们主要给部队做鞋子。由于经常行走于山间,战士们的鞋子很容易穿坏,能收到新的鞋子,他们非常高兴。”钱老说,“当时的赵家湾、钱家大湾、陈家湾、娄子湾都有病号,老百姓经常帮助医院杀猪,为病号补充营养。”
离开三角山医院前,廖家宽指着不远处的山路说:“大约再走十几分钟的路程,前面就是新四军五师枪械修理站旧址,当时部队用坏的枪支都被送到那里集中修理。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的住房。”
回去的路上,雨渐渐小了。随着车子的开动,三角山医院渐行渐远,而记者脑海中三角山医院的故事却越来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