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 李 海)据省统计局7月22日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省辖市、直管县GDP增长情况》显示,我市上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市生产总值达82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同期增长9%。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始终坚持在认识新常态中持续求进,特别是自4月份我市提出开展“稳增长、解难题”百日攻坚行动以来,二季度多数指标出现积极变化,经济运行情况明显好于一季度,总体上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积极因素和动能不断积累。

作为全市“稳增长、解难题”百日攻坚行动的主力军,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工业投资、加快项目建设上具有不俗的表现。在工业投资方面,今年前五个月,在产业集聚区的带动下,全市工业投资实现了大幅增长,增速达到27.6%,快于全省14.1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在项目建设方面,截至6月底,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在千万元以上的重大产业结构升级项目达136个,累计完成投资115.92亿元,同比增长30.8%,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8.6%,快于时序进度8.6个百分点。

据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我市在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产值均呈现稳定增长的局面。

工业生产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二季度以来增速逐月回升。高成长性行业增长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其中,天扬光电、天恒液晶等企业订单充足,生产快速扩张,规模继续扩大,经营形势良好。豪克、超越服饰订单充足,生产形势稳定。受原材料价格下行和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双重推动,华英集团生产经营形势向好;黄国粮业糯米粉产品需求旺盛,市场占有率高,发展势头强劲。

服务业加快发展。分行业看,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2.2%,较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增长7.7%,加快0.2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3%,加快0.3个百分点;金融业增长18.8%,加快1.9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长8.4%,加快1.7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9.3%,加快6.1个百分点;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2.7%,加快7.5个百分点。

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成为后起之秀。经过多年来持续招商引资,我市电子信息、现代家居等高成长性制造业快速发展,上半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增加值分别增长51.7%和37.1%。食品、羽绒服装等传统行业顺应形势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创新商业模式,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与此同时,我市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手机产量增长21.3%,高压开关设备增长31%。限额以上单位零售类值中,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类零售额增长2.7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8%,汽车零售额增长22.9%,增速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总体来看,全市以‘解难题、促增长’百日攻坚行动为抓手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全市经济平稳增长的积极和支撑因素继续显现并不断积累,为下半年我市延续上半年稳中向好的经济态势打下了良好基础。”市统计局有关专家在研判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