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信阳品牌促进信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商标,浓缩了企业形象、代表着商品质量、彰显出品牌信誉,是区分商品和服务的特有标记。随着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的商标对企业成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我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实施商标战略,把信阳的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地域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至关重要。全市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商户,应充分认识实施商标战略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形成思想共识,强化措施,推进落实,努力开创全市商标工作新局面,力促商标战略在促进全市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作出积极贡献。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实施商标战略重大意义

商标作为商品的固有标识,既是企业的知识产权,也是一个地区的无形资产和巨大财富。实施商标战略,要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商标品牌经济的重要性,通过自主商标的创立、培育和壮大,唱响品牌,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实施商标战略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市场价值。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发展的第一目标是让消费者认识和肯定自己的产品,这就需要一个注册商标;第二目标是提高知名度,把产品卖上较高价格,这就需要争创知名商标;第三目标是最大化提升利润,体现出产品附加值,将产品经营变成品牌经营,这就需要争创更高层次的商标。实施商标战略,能够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企业市场价值、竞争力和知名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第二,实施商标战略能够切实增强经济实力。商标不仅仅是一个特有标记,更是一个城市的发展“软实力”,发挥着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据统计,山东省海尔、青岛啤酒、海信、双星、澳柯玛这五大驰名商标企业是全省80%财政收入的来源,这五大驰名商标企业有力带动了山东经济发展。去年,全市通过大力实施商标战略,大大提高了我市高技术产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了500亿元,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8.9%注入了强大活力。同时,通过发展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促进了农产品增值,加快了农业发展,农民纯收入增长12.1%。可见,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有高知名度商标企业来支撑,需要商标品牌经济来引领。

第三,实施商标战略能够大幅提高地方影响力。商标代表着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代表着企业信誉和形象,也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综合影响力。例如,提到信阳毛尖、南湾鱼,大家就会联想到信阳,提到华英、黄国,大家就会联想到潢川,地理标志商标更是直接标明了商品来源地区,宣扬出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可见,一个地区拥有的驰名、著名、知名商标越多,这个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越大,经济就越活跃发达。要提升信阳的综合实力,就必须增强商标品牌意识,走品牌发展之路。

二、多措并举,我市实施商标战略取得显著成绩

近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推进实施商标战略,在商标发展机制、商标培育壮大、品牌支撑带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总体来看,体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政府支持商标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市政府始终把实施商标战略作为重点经济工作,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面打好“组合拳”。2013年,市政府成立了全市商标战略领导小组,出台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信阳市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和《县区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将商标战略工作升格为政府工作行为,形成了“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企业为主、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推动了全市商标战略实施。2014年年底,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表彰大会,对荣获2013年度中国驰名商标的河南黄国粮业有限公司、河南仰天雪绿茶叶有限公司和荣获2013年度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信阳市南湾水库渔业开发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分别落实50万元、10万元资金奖励,有效激发了企业争创商标品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全市又组织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河南省著名商标(信阳企业)”评选活动,举办了商标知识电视大奖赛,进一步扩大商标战略影响力,不断推进商标战略在我市深入实施。

二是注册商标总数增加、层次升级。先后建立192个商标帮扶联系点、6个市级品牌培育基地和2个省级品牌培育基地,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发展策略,对企业争创商标开展“一对一”帮扶,促进我市商标提质增量,全市拥有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不断增加,彰显了品牌效应。2014年,我市新增“新林玉露”中国驰名商标1件,新增省著名商标10件、市知名商标22件。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不含固始)注册商标总量达到6377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7件,省著名商标82件,市知名商标160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我市商标品牌的影响力、带动力日益突出,“山信”大米和稻米油热销中南十余省市,年产值近6亿元,成为全国大米加工50强、米糠加工10强企业,“信阳毛尖”、“羚锐”、“华英”、“黄国”、“山信”等一系列驰名、著名商标被打造为代表信阳形象的“城市名片”。其中,信阳毛尖品牌的价值达到了47.57亿元,给企业带来实惠,并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效益。

三是商标专用权得到切实保护。近年来,我市以保护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食品药品商标、涉外商标为重点,大力整治商标侵权违法行为。2014年,全市查处商品侵权案件176起,案值达1800余万元。今年,我市尤其加大了对“信阳毛尖”注册商标的保护,对淘宝、天猫2015年信阳毛尖雨前茶销售开展线上集中排查和线下实地调查,查处多家淘宝旗舰店违法经营行为,对网络销售假冒“信阳毛尖”违法行为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收缴假冒“信阳毛尖”茶叶5000余公斤,查获未经授权的包装1万余个,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商标侵权行为,为我市企业健康成长营造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三、正视差距,清醒认识我市商标发展不足之处

全市实施商标战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商标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纵向来看,我市商标总量全省排在第12位,中等偏下;2014年我市商标有效注册量新增849件,增长率10.6%,与全省18%的平均增长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我市拥有省著名商标82件,只占全省著名商标总量(2600件)的3%,2014年著名商标增长率低于全省3.8个百分点。横向来看,在黄淮四市(周口、驻马店、信阳、商丘)中,我市商标总量排列第3位,相对落后,商丘市、周口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均达到了9000件以上,省著名商标量均达到了100件以上,我市差距明显。与我市相邻的南阳市和驻马店市,商标总量分别达到10831件、6525件,商标发展水平均在我市之上。

二是商标组成分布不够科学。在全市6377件有效注册商标中,涉农商标3021件,占全市商标总量的48%,工业品商标1721件,占全市商标总量的27%,服务业商标数量1106件,占全市商标总量的17%。可见,我市商标的组成大部分仍然是农产品注册商标,工业品和服务业注册商标的总量和比重均偏低,对我市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还较为有限。

三是各县区商标发展不够平衡。各县区商标总量中,最多的县区达到1130件,少数县区不到400件;2014年新增注册商标量最多的县区达到341件,但有部分县区注册量不足100件,个别县注册量不足50件;全市驰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主要集中在五个县区,其他县区还是空白;2014年全省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我市未注册成功一件,全市除一个县申报2件外,其他县区均没有申报。可见,各县区实施商标战略的推进力度不一,商标发展不够均衡,部分县区商标工作滞后,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不明显。

四、突出重点,形成合力,以实施商标战略促进我市发展

当前,加快工业跨越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推动新兴服务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综合试验区等,为我市实施商标战略提供了良好条件。全市应该充分把握利用这些条件,全面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发挥“商标强企、品牌强市”的巨大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一,加强政府主导、部门引导和社会倡导。政府是商标战略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全面实施商标战略,是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也是各县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共同责任。各县区政府应高度重视并切实担起当地实施商品战略的主导责任,加强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认清本地商标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细化责任分解,建立考核机制,统筹推进商品战略,确保取得实际成效。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商标培育企业的帮助支持,做好2015年度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申报和市知名商标认定工作,促进我市品牌发展。社会各界应形成合力,营造出实施商标战略、唱响信阳品牌的良好氛围,增强企业注册商标、发展商标、保护商标的意识,在全市掀起共同关心关注商标战略,争创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热潮。

第二,增强企业主体意识、品牌意识和诚信意识。企业既是商标培育发展的主体,又是商标战略实施的受益者。全市各类企业应充分利用好当前全市推进实施商标战略的大好时机,在技术创新、内部管理、市场营销上下功夫,把商标战略落实到生产经营全过程,贯穿到产品设计、生产包装、售后服务等各环节,积极研发推出新商标,创出新品牌,促进我市产业转型发展。大型企业应出精品、出名品,争创全国驰名商标;中小企业应上规模、上档次,争创全省著名商标;个体工商户应积极申请使用注册商标,扩大市场占有率;特色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应积极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展现特产优势。同时,企业应自觉增强文明、诚信经营意识,以诚信打造品牌,以良好信誉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为品牌注入持久生命力。

第三,突出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全市应充分结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重点在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中打造优质品牌,发挥工业“补短板”、农业“扩增量”、服务业“调结构”的重要作用。围绕全市“关注工业、学习工业、研究工业、支持工业”的发展要求,全力支持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培养并形成一批品牌优势突出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做强工业商标,推动我市工业集聚发展。发挥我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优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培育一批粮食产品优势商标和高知名度农产品品牌,引导各类涉农企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注册使用商标,鼓励和支持农副土特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做优农业商标,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把握我市建设全国现代服务业基地这一重要时机,发挥地域优势和服务业产业优势,重点围绕现代物流产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信息业、金融业等,做大服务商标,促进我市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第四,营造宽松、便利、安全的商标发展环境。各级各部门应完善政策措施,为我市企业争创商标品牌提供支持、保驾护航。对列入商标培育发展规划的企业,在资源配置方面赋予优先权,在产品开发、项目立项、融资和财政贴息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帮扶,加快推进商标注册便利化,逐步扩大网上申请范围,继续发挥商标帮扶联系点、商标品牌培育基地作用,方便我市企业注册商标、培育名牌。继续严格落实奖励政策,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除省财政奖励50万元外,市财政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首次获得河南省著名商标及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企业、团体,市财政一次性奖励10万元,并积极推进各县区落实资金奖励,支持我市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商标保护力度,以保护我市驰名、著名商标专用权为重点,开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傍名牌”、“搭便车”等商标侵权违法行为,保护我市企业公平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实施商标战略,唱响信阳品牌,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各地、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商户,应提高认识,着力落实,切实推进商标战略深入实施,为信阳商标品牌发展壮大、支撑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