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靖 黄慧

编者按:当汩汩清泉流进田间地头,当人们喝上甘甜的南湾水时,又怎能忘记南湾水库的建设者们。薪火相传一甲子,从老一辈的水利专家,到新一代的生力军,在筹建与守护南湾水库中,他们的身上又凝聚着怎样的水利“精气神”?隔着六十年的岁月,我们寻访南湾水库的历史,探寻建设者们的故事,回首那一段峥嵘岁月。敬请关注本报“六十华诞放歌南湾”之追梦篇系列报道。

千百年来,淮河之安澜与两岸百姓的命运紧紧相连。

岁月无言,流水有声。淮河岸边的信阳儿女不会忘记——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治淮重点工程的南湾水库,在六十年间拦蓄洪水之功。

当历史的车轮转回1952年,老一辈的信阳人还清楚地记得,那年的平常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与治水有关。它是浉河水畔成千上万百姓的期待,也是千百年来淮河儿女降服水患的夙愿。

这一年的12月18日,在“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的极大号召下,南湾水库枢纽工程正式动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信阳兴建的首个大型水利工程。1955年11月,南湾水库主体工程竣工,总蓄水量13.1亿立方米,成为当时淮河上游最大的水库。

山麓之中,浉河之上,坝高38.3米,犹如巨人臂膀,把浉河拦腰截断……在今日看来,这座以防洪、灌溉为重,集供水、发电、水产养殖等于一身的南湾水库,其工程质量、防洪标准仍令人赞叹。

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才刚刚成立,物质基础还很落后。在短时间内、高标准下,筑起淮河上游最大的水库防洪堤坝,工程的艰难可想而知。

但为了一个梦想,一个人可以奋斗一生;为了一种使命,几代儿女能够薪火相传。

一项光荣的使命

历史上,淮河是一条极其特殊而复杂的河流。公元1194年,黄河从阳武决口夺淮,淮河的入海尾闾被淤毁,往后的700多年间,淮河流域发生较大水灾420多次,不足两年就有一次。1950年汛期,淮河洪水泛滥,群众受灾严重。一年中,毛泽东四次批示“治淮”,次年发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

信阳境内,淮河支流密集,当地儿女同样深受水患。其中,浉河位于淮河上游江淮分水岭的北坡,是淮河右岸较大的支流,被誉为信阳的“母亲河”。她从高山而来,穿城而过,流域面积2070平方公里,流经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等多个县区,养育了数百万信阳儿女。

然而,在过去,这条“母亲河”却不总是那么温柔。

数据显示,浉河流域年均降水量达1100多毫米,是河南省甚至淮河流域平均降水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同时,受大别山、桐柏山的影响,区域降水又主要集中在汛期的几场暴雨中,洪水灾害极易发生。

从公元1848年至1950年,浉河流域曾发生九次特大洪水。《信阳县旧志》曾留下惨烈的记载:公元1848年,某日夜间大雨如注,继以风雷,水即徒涨,高于檐齐,河不能容,冲断火神庙前石桥,水绕城北而东,居人从梦中惊起,不知何逃,淹死不算。

1952年冬,在全国治淮的号召下,南湾水库在众人的期盼中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信阳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经历过抗战时期的动荡不安,走进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代,“一切听党指挥”、“治好淮河重整旧山河”的责任感,融进了当年每一名“治淮”建设者的血液。

“参加了,就是一种光荣!”曾经的南湾水库建设者、80多岁的老人陆安国一语道出了当年“治淮人”的心声。

一时间,妻子送丈夫,父母送儿子,报名参加水库建设的人们热情高涨。当年报名参加水库建设的人,要像当兵一样参加体检,选不上的还为此感到丢人。

回忆起当年治淮的情景,陆安国眼里透露着自豪:“有幸选上的治淮人,胸前都会佩戴一个小牌牌,上面有毛主席题写的一行字:‘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戴上这个牌牌,看到的人都会投以羡慕的目光。”

最终,来自信阳、驻马店(当时属信阳管辖)、南阳等14个县区的民工,东北、华北、江苏、上海、广东等地的技术员,还有水利二师的1000多名官兵,参与到建设南湾水库的队伍中,最多时近8.5万人。

魂牵梦绕是南湾

1953年的春天,罗山县河口区民政助理员周常模,接到一个特殊的任务。

时值南湾水库工程开工不久,治淮总指挥部到各地动员支持治水,分配各县区出动的人员数。罗山为此成立了一个民工总队,人员基本配齐了,还需抽调一个宣传委员。

最先接到任务的是河口区一位王姓委员,却因个人问题去不了。区政委了解情况后,找到周常模,问他:“愿不愿意去?”刚25岁的周常模一听很高兴,回答得十分干脆:“愿意!”就此,他怀着满腔的热血,从县里赶到南湾工地。

工地上,已经汇聚了各地赶来的施工人员,其中不少是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这样一群年轻人聚在山坳间,每个人心里都像有一盆火,个个争先恐后,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筑坝大会战。

“面对艰苦的条件,大家都不觉得苦,但有一件事我至今印象深刻。”今年已经87岁的周常模道出那段难忘的经历。

那年冬天,大雪下了好几天,山间地头到处一片白茫茫。天寒地冻下,施工队的建设热情丝毫没受影响,但粮食问题却让大家发了愁。

上世纪50年代,正处“计划经济”年代,为保障治淮进度,一切物资由后方全力运送提供。但大雪阻挡了进山的路,粮食一时供应不上。眼看着工友们就要挨饿,时任民工总队炊事长的周福田决定,带领3名队友到冯家庄买粮。

从冯家庄到南湾大约40里地,一路上,雪越下越大,大家迫不得已在冯家庄留宿一晚。第二天清早,大家发现,来时的路早已被大雪覆盖,但想着工地上的工友,周福田说啥都要回去。

天刚蒙蒙亮,雪已半人多深,人一旦摔倒,半天都爬不出来。买来的粮食,怎么才能运回来?在当时没车的情况下,粮食全靠扁担挑。这么深的雪,挑粮走已行不通。周福田和队友商量,用绳子将米袋口扎好,拴在身上拉回工地。

一段靠走,一段靠爬,当日下午5点多,周福田4人才抵达施工大坝附近。在河岸的雪地里,队友们发现了已冻僵的4人。大家赶紧将人抬回来,生起火堆烤、拿来热水敷,4人渐渐恢复了知觉。队友们这才缓了一口气。

60年来,这样的情景时时在周常模的脑海里闪出,让他魂牵梦绕着南湾水库。

工程开工不久,水库的基岩被发现有大断层断裂带,工地暂时停工。1954年,周常模和不少队友被调离南湾。多年来,他工作过很多地方,到过省治淮总指挥部负责测量队,去过省水利厅设计院干党务行政工作,1962年,在他的主动要求下,终于再次回到南湾直到退休。

“离开后,还想再回来。”周常模发自内心地说,“这么多年辗转各地,信阳才是我的家,回到南湾水库工作一直是我的心愿。”

父子两代水库情

今年52岁的高级工程师刘力强是南湾水库的第二代建设者,水库在他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那里印刻着父亲忙碌的身影和自己的青春,记录着父子两代人的水库情。

刘力强祖籍信阳,却出生在辽宁。他的父亲刘毅最初是驻扎在辽宁十四军的一名军人。1979年,刘力强跟随父亲一起回到信阳,与南湾水库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我才16岁,父亲被分配到南湾水管局负责综合性管理工作。”刘力强回忆说,那个时候,第一次见到了水库,它是做什么的?有什么用?根本不明白。选择走上水利建设路,最初是父亲帮我做的选择。

这是怎样的一种选择?答案在刘毅身上。

记者在南湾水管局见到刘毅时,老人如今已年过八旬,满头银发,听力已经下降,可记忆依然清晰。

1979年,离开家乡三十多年的刘毅主动提出回信阳,被分到南湾水库管理局任副局长。“刚来的几年,南湾正处困难时期。因连续干旱,南湾水库库容下降到近6000万立方米,整个信阳出现了吃水难,有段时间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泥浆子,一直到1982年形势才好转。”刘毅的思绪一下拉回到上世纪80年代。

水库一旦缺水,电站发不了电,灌区无水灌溉,水产经营更是困难重重。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当时的南湾人靠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才一路闯过了难关。

经历过如此艰难的时期,刘毅依然鼓励儿子学习水利技术,回到南湾水库工作。

“任何年代,都需治水人。”这其中的缘由,刘毅想得很清楚,水对于人的生活,对于城市的发展,是如此的重要,有了水库,就有了一片绿色和生机。

受到父亲影响,刘力强先到省水利技工学校学习技能,再报考到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进修。上世纪80年代的水利技术人才,可谓稀缺,刘力强的人生完全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展开,但他始终选择在南湾水库。

1985年刘力强来到南湾水库,开始在工程技术处负责水库工程的防汛、调度、工程管理等工作。算上今年,他已在南湾水库工作了30年。

“深受老一代水利人的熏陶,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太多可贵的品质。我很庆幸自己能加入南湾水库建设的队伍,我和父亲在这里投入了太多感情,它是我们两代人的光荣。”刘力强的言语中透着自豪。

六十载岁月,从青春到华发,见证的是南湾人的选择。他们曾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为了一个梦想,为了一种使命,他们在南湾水库这块热土上洒下汗水、奉献一生、薪火相承。没有一种执着,没有一种信念,你能够想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