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 云

我1990年参加工作,当年也就是个刚脱了学生装的大孩子,教一年级语文,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幸运的是,我从肖政敏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印象最深的是看她如何训练新生。刚入学的新生在课堂上总是爱乱说乱动。肖老师在台前做示范,要求学生像她一样双手抱紧,身体坐正。尽管还叫不上名字,她却每隔一两分钟就表扬坐得好的学生,期间还穿插训练学生起立、坐下。

我现在所教的班是二年级时的组合班,训练起来相对容易。每天一进班,我就看学生在做什么,桌子摆得是否整齐,地面是否整洁。久而久之,学生一看我的眼神,桌子歪的立刻拉正了,座位周围有垃圾的立刻捡起来了。

刚入班,我就和学生们一起立下一条班规:不许带零食、玩具和零花钱到校。我对他们说:“你们是学生,到学校来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为了吃喝玩乐。我们大家要互相监督。”可照样有馋嘴的学生总是违反班规,我就用集体的力量来教育他。其实我也就是用平时讲的道理来批评犯错的孩子,诸如“违反纪律”“破坏班级卫生”“小摊儿上的东西不干净”“影响学习了”等等。这对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种警醒。犯错的孩子通常要被罚做值日,当然这些我曾在校信通上告知家长,并在后来的家长会上达成共识。

可是违反规定的现象屡禁不止,所以这项工作我也是常抓不懈。所以我认为要正班风就要把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

因为有了这样的规定,下课时他们不能再躲躲闪闪地吃零食,偷偷摸摸地玩小玩具,也不能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东西了。于是,我又对孩子们的课间活动提出了要求。这使得女孩子们的课间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儿成为她们的最爱,也有少数男生加入这个行列。每年的趣味运动会上他们都能取得好的名次。可是还有那么多的男孩子下课后总是调皮好动,我不得不加强安全教育。

前段时间,有天下午,副班主任陈老师告诉我班里有学生玩水枪。等我去看时,却一片和平宁静,原来陈老师已收缴了所有水枪。很多时候,陈老师都是这样默默地支持、配合我,每逢发现一些状况,她都及时处理并与我沟通,积极帮我出谋划策。

作为班主任,带领一个班集体仅仅靠说教是远远不够的。要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要注意把握教育的契机。回想起来,无论是升旗仪式前的训练、“手拉手”活动,还是歌咏比赛和运动会,每项活动我都十分重视,之前要热情动员,提出要求,之后要总结经验与教训。三年级时学生第一次参加拔河比赛,在我的指导和鼓舞下,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心去比赛,却得了亚军,回来后都垂头丧气,有的学生甚至在班里大哭,令我觉得好笑又感动。为了帮他们重拾信心,我在总结经验之后又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和黑马石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之前,我在班里很认真地做了动员,学生满怀期待。出发时正逢感冒盛行,可是仍有不少孩子带病参加。和春游时一样,因组织严密,加上我与陈老师二人密切配合,一路上,孩子们欢歌笑语,兴致盎然,没有一个孩子掉队或违反纪律。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但教育从来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它还要依托和借助社会与家庭的力量,所以我们很重视对校信通的利用以及家长会的召开。除了用校信通公布学校的要求与任务、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外,我还及时发布班里的一些不良现象,提醒家长关注孩子动向,多与孩子沟通,齐抓共管,达到督促孩子学习的目的。开展活动时,我也会用校信通向家长征求意见、请求支援。二年级时的一次活动,是姜其乐的妈妈帮我出的主意。用粉红色的皱纹纸扎成花代替绸带,她还亲手帮我做了许多。鼓号队训练时,陈老师在班里留守,我带领队员在操场上训练。为了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我发了校信通感谢家长们的支持,并请他们给予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为孩子做好榜样。

班里的学生,他们是我们的朋友、帮手,有时也是我们的对手。他们会察言观色,会钻空子,一直磨练我们的耐性,挑战我们的威信,考验我们的智慧。我们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与这些孩子们“斗智斗勇”,虽然辛苦,却也其乐无穷。

(作者系平桥区一小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