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华 唯 马依钒

“学生放假了,托我给他们借点儿书读。我是市图书馆的老读者,他们是小读者,只要孩子们愿意看书,我就乐意帮他们借。”7月3日上午,在市图书馆窗明几净的借阅大厅,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镇中心小学教师高源告诉记者。

“只要愿意读书,就不会觉得麻烦。”高源从李家寨镇乘车到信阳市区,再转乘25路公交车到市图书馆,往返一趟近4个小时。这是她每月一次的借书之旅,早上出门,中午返家,去时两张卡,回时8本书。这样的旅途,高源已经坚持了4年。

4日是周末,当天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市图书馆时了解到,像高源这样的忠实读者,如今在我市日益增多。市图书馆馆长崔亚军向记者介绍,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到图书馆看书学习,很多是全家人一起来。市图书馆现有持证读者23783人,较上年增长20%。2014年共有451360人次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较上年增长16%。

李女士是市工商局的一名公务员,每个周末,她都会抽时间到市图书馆坐坐。此时,她正陪度暑假的女儿在市图书馆里阅读。她介绍,自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身边的不少朋友、同事远离了牌桌、酒桌,亲近起书桌,阅读之风渐浓。

“虽然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近期我们从市区不少大中型餐饮企业了解到,营业额与往年相比,普遍下降了50%左右。”昨日,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所所长张体林向记者介绍。

“这段时间来,每到周末,想吃饭品茶、打牌唱歌的朋友根本约不到我。”王天乐在位于市区贸易广场的一家投资公司任职。一个月前,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百本书籍阅读计划”。他告诉记者,一到周末,自己就整天泡在市图书馆里。“以前的业余时间都用在饭局牌桌上了,现在想想挺没劲的,在我的鼓动下,几位好朋友也加入了周末读书的行列。”他说。

昨日下午4时40分,离市图书馆闭馆时间不足20分钟,记者在自助借还操作系统前看到,还有不少市民排队借阅。见此情景,崔亚军有感而发:“近几个月来,入馆人数不断增多,上周日(5日)单日入馆人数多达2400人。现在是全民阅读的时代,读书应该是最好的休闲活动。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图书馆应当是市民提升文明素质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