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召开7个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目前,全国尚有7000余万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节点日渐迫近,扶贫开发任务艰巨而繁重。形势逼人,时不我待。创新思路、凝神聚力,以精准扶贫啃下这块扶贫攻坚的“硬骨头”,是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成效显著,从1978年到2014年累计减贫逾7亿人。随着贫困面大幅缩小,剩下的是底子最薄弱、条件最恶劣、工程最艰巨的地方。与过去相比,同样的投入很难再有之前的产出,“减贫效应”递减,这就要求扶贫必须向精准扶贫转变。

精准扶贫的前提是要摸清家底。目前,全国70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省区市都有分布,但河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6个省份较多,都超过500万人。全国还有20多万人用不上电,数千万农村家庭喝不上干净水,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超过40%。数据背后是贫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严重滞后的挑战。

要实现精准扶贫,需要直面现实,迎难而上。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贫困类型,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对症下药,积极寻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花拳绣腿、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做到实实在在,稳扎稳打。

精准扶贫还要进一步整合资源。要加强统筹,实现精准滴灌,同时要加强监管,切实使扶贫资金发挥出扶贫的作用。

“绝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是一份庄严承诺,更是一种责任使命。科学谋划,攻克难关,只争朝夕,把扶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带领人民如期共同奔小康交上一份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