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眼下麦收已基本结束,进入扫尾阶段,而“秸秆焚烧”这一现象再一次成为百姓热议的话题。本月初,据省气象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多地农田被监测到秸秆焚烧着火点。有网友发帖称,路过秸秆焚烧处时火光熊熊,烟雾弥漫,来往车辆不得不开启雾灯来保证行驶安全。

消息一出,我市及部分秸秆焚烧高发县区立即召开秸秆禁烧工作紧急会议,并成立秸秆禁烧督查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工作。

“秸秆是个宝,就是没人要,农民田里烧,干部要发毛。”这则顺口溜直接反映了秸秆禁烧的现状。秸秆禁烧年年强调,年年宣传,可是屡禁不止,其背后的困局究竟在哪里?其实,原因很简单,农民就是为抢抓农时、图省事。虽说政府对秸秆禁烧有补贴、对秸秆焚烧有罚款,但补贴和罚款标准太低,而秸秆收割、运送成本相对较高,加之农作物种植季节性强,如果不及时处理秸秆就会延误农时,许多农民往往为了省时省力,将秸秆一烧了之,这也是他们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秸秆禁烧的关键是要给秸秆找出路。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的根本之策。如出台秸秆禁烧管理办法、秸秆综合利用扶持政策,对因禁烧秸秆而产生额外支出的农民进行补贴,对购置大中型秸秆还田机、秸秆粉碎机等农机进行补贴,提高农民群众秸秆禁烧的自觉意识。此外,还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秸秆青储、气化、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让农民看到实际效益,鼓励农民进行饲料加工,培养种植秸秆蘑菇菌种,发展秸秆造纸、秸秆沼气等产业,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