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王均和老伴王景云在自家院子里合影。 时秀敏 摄 |
□本报记者 赵雪峰 时秀敏
杨 柳 黄 宁
6月初一个凉爽的上午,穿过息县县城西埂北路狭长的小巷,叩开一扇古朴的红漆大门,一个别致的花园式院落闯入眼帘。石榴花俏上枝头,月季花开得正鲜,栀子花飘着甜香……这里正是95岁的息县离休干部、抗战老兵王均的家。
眼前这位已近期颐之年的老人精神矍铄,浓眉善目,腰背挺直,依然可见当年的英武之气。听说我们要采访抗战往事,王老正襟危坐,陷入到回忆之中。
“日本鬼子来了,上不成学了,我们就整天修飞机场。”
1939年,在山东临沂县师范学校仅上了一年半学的王均因为日寇侵袭,学业中断。1940年2月,他参加了临沭县的武工队,并很快成长为武工队队长。
临沭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苏鲁交界处,因濒临沭河而得名。作为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重点区域,到处印满红色的足迹。
“我们武工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宣传队和工作队。有80多人,不论队长、队员,每人都是一长一短两支枪。因为不是主力部队,队伍人少,武器装备差,只适合跟日本鬼子打游击战。”
那时的临沭,土匪横行;鬼子烧杀抢夺,无恶不作。但是共产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打鬼子、打土豪、分田地,让贫苦人当家做主。心怀感恩之情的临沭人民,自然而然把八路军当亲人,全力支援部队抗日。平时,武工队站岗放哨,递送情报;战时,他们配合主力,英勇杀敌。
“主力部队老四团(五师教二旅四团)善于打硬仗、打恶仗、打胜仗,我们就积极协助老四团。有一次,我们武工队被日军包围,还是老四团给解的围。”
“打仗是要讲究战略战术的。那时候,我们武工队一般都是白天隐藏,夜晚行动,只打有利仗,不打吃亏仗,打不赢就立即撤退隐蔽。因为咱们武器装备和鬼子不能比,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1942年,日寇对我根据地实行全面扫荡,企图一举消灭我正规部队和地方抗日武装。
“我们所在的沭河沿岸是平原,哪里能退,哪里高,哪里低,我们都摸得清清楚楚!游击战、麻雀战、地道战……对付鬼子,我们有的是法子!”
谈起这些,王老神采飞扬,仿佛又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据了解,诞生于华北敌后抗战中最艰苦岁月的武工队没有打仗的任务,但短兵相接地进行战斗,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家常便饭,只是他们绝对不会恋战,更不会像影视作品中那样主动找敌人真枪实弹地硬碰硬对打。他们“忽来忽去,忽聚忽散,主动灵活,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王老1946年南下,1950年来到息县工作,担任首任息县人民法院院长。其时,毕业于甘肃天水清水县国立第十中学的王景云是法院唯一的女法官。两人就这样相识相爱并喜结连理,相濡以沫数十载。1981年,王老在息县工商局副局长的任上离休。王老听力不太好,只有88岁的老伴儿王景云的话他才能听得见、听得懂,采访靠她的“翻译”得以进行。
经历了艰苦卓绝抗战岁月的王老特别珍爱生活,老两口喜爱旅游,离休后他们饱览了祖国大好河山。王老还喜欢养花,王景云说满院的花儿都是他种的,松土、浇水,他样样都要亲自伺弄。如今儿孙满堂的老人,正享受着晚年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