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中超 赵 娜 郝 伟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部法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三易其稿,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在其即将实施之际,再次被高层提及。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了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提出了“四个最严”的要求: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食品药品安全历来是关乎民生的头等大事,总书记的“四个最严”是给新《食品安全法》的起跑助力,也给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四个最严”不仅仅是给广大群众的承诺,更是给基层执法人员的命令”。那么作为食品药品监管一线的执法人员,又该如何去落实和践行总书记这“四个最严”的要求呢?

由点到面,积极宣讲政策。建立最严谨的标准,需要全民、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发言、共同完成。今年4月份,我省发布了《征集2015年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提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立项建议。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一方面要给相对人宣传、讲解这些政策政令,让其知道这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关心社会也是关心自己;另一方面对于自身在长期的执法中发现的问题与弊端,积累出的经验与做法,同样也可以反馈或报送至上级部门。

一丝不苟,牢织安全网格。做到最严格的监管,就要保证监管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总书记要求做到监管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的根源,找到治本的良方。越是阴暗的角落越要洒进阳光,越是偏远的地方越要常留脚印,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食品药品市场的风清气正,保证百姓入口的食物和治病的药品是安全的、可靠的。

不折不扣,敢于有所担当。实施最严厉的处罚,就必须做到严格依法,坚定执法。案情再小,法定程序不可少;处罚再难,步步执行不可缺。对于执法者来说,做到了办事依法、严格执法,树立了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对于监管相对人来说,感受到了执法者公正无私的态度,感受到了新法的严格程度,对法律的红线有畏惧,对违法的行为有后怕,这便达到了严厉处罚的真正目的。只有更多地站在民众的角度去思考,把监管做到最严,把风险降到最低,把违法减到最少,而不是手握小算盘,思考单位自身利益的得失,才能真正地让法律落实掷地有声,执行不折不扣。

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面对最严肃的问责,法律的警钟不仅仅要给监管相对人敲,同时也要给自己敲。“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这是中央晒出的权力清单、亮出的权力底限,要求既不能懒政怠政不作为,更不能暴政强权乱作为。对于手握国家法律和权力的执法者来说,只有时刻牢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有牢记监而不管是失职,人情包庇是渎职,才能掌住权力运行的航向;只有牢记吃拿卡要是权力颠覆的开始,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才能守住用权的底线,真正做到用权取于民,行权利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