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自进入5月份以来,浉河区柳林乡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并针对该乡沿107国道两侧等区域扬尘问题,迅速采取措施,积极展开全方位排查,强力整顿治理。

浉河区柳林乡境内矿产资源储量丰富,蕴含石灰石、白云石、莹石、砂岩石等非金属矿藏。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该乡矿产开采及加工业纷纷兴起,目前,有矿粉加工企业14家,矾石加工作坊149家,从事矿产开采、加工、销售、运输、车辆维修等相关从业人员4000余人。由于一些从事矿产加工行业门槛不高,设备简单,多数企业在矿产加工中或多或少产生了粉尘。其中,作坊式露天矾石加工,因无任何防尘设施,粉尘污染最为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该乡迅速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政委、乡长任指挥长的大气污染防治暨矿产加工业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及时对上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对下部署整治行动。

为了彻底根治大气环境污染,解决矿产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该乡多次召开环境整治专题会议,商讨研究整治范围、方法、步骤、措施,并研究制定《柳林乡大气污染防治暨矿产加工业综合整治方案》。为让广大矿产加工企业知法懂法,并自觉遵守国家法规,该乡还积极组织动员加工企业主和群众,配合有关职能部门检查督促。同时,乡党委、乡政府在排查澄清底数的同时,积极采取乡村联动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内的矿产加工及相关行业的污染企业进行详细排查统计,分类登记企业名称、位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机器数量、产值等基本情况,核清底数,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台机器。为达到家喻户晓,该乡还专门成立了三个工作组,召集矿产加工企业(作坊)分布集中的马庄、杨堰、甘冲等村的加工户,多批次召开企业座谈会,向企业宣传相关环保法规及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和“蓝天工程”的要求,并听取企业主有关意见和建议。

为促使大气污染治理达到成效,该乡专门从企业办、安办等部门抽调人员及相关村委干部,并协调派出所、电管所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配合、联合整治,采取先全部停电停产技改,不达标不验收、不送电、不生产方式。同时,该乡还安排专人引导动员企业(作坊)整合,规范生产;对污染严重且无法通过技改达标的矾石加工等企业(作坊)引导其转产,拟聘请规划设计部门结合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对矿产加工园区重新规划设计,发展无污染行业,打造碧水蓝天宜居柳林。

在谈起柳林乡大气污染治理、矿产加工企业整治工作,该乡党委书记金伟告诉记者,白云岩等矿产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属低附加值粗加工,矿产业破坏、污染生态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和当前环保政策不符,但该行业涉及面广,从业人数众多,治理难度大。鉴于此种情况,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应成立由环保、公安、电业、工商、矿管、交通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综合整治指挥部,进行联合整治。同时,还要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的原则,坚决关停不能达标的作坊式污染企业,保护生态环境;整合提高一批基础好的加工企业;引进发展一批无污染的新型现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