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13日上午,省环保厅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省辖市城区主要河流水质状况,其中,信阳黑泥沟、信阳新申河排名倒数第一、第二,浉河排名34位,三条河的水质类别为劣V类,首要污染物均为氨氮。

5月14日,某省级媒体报道称,在我市南湾湖一级饮用水源地附近的燕尾岛区域,部分农家饭庄用快艇拉客到湖边的小岛上就餐,餐饮垃圾和生活污水直接排进南湾湖,严重污染了信阳人民的“大水缸”。

一石激起千层浪。排名和报道的发布,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群众的热议,同时也引起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市连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向破坏和影响环境的行为“亮剑”。

“5月13日上午,新发布的一季度全省河流水质排名显示我市的两条河流排名垫底,当日下午,市政府就召开了紧急会议,现场提出把四条内河的治理写入‘政府十件实事’,并决定尽快开工包括两条垫底河流在内的4条城市内河的治理工程。”5月19日上午,市长乔新江在全市2015年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会上强调,做好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关乎群众健康福祉,关乎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稳定。

5月19日下午4时,市政府召集南湾管理区、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执法局等相关单位,针对5月14日某媒体报道南湾湖燕尾岛区域地锅饭死灰复燃的现象召开会议。副市长张明春在会上称,南湾湖是魅力信阳的名片之一,绝不允许在饮用水源地出现污染水质的餐饮娱乐等违法经营行为,要通过各种努力,真正实现南湾水资源保护区“零排放”。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生态文明建设时的一句话,他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环保理念。

就信阳而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构成的生态优势已成为我市三大优势中最宝贵、最无与伦比的名片。无论在过去、当下,还是未来,信阳人民筑梦蓝天、还得清渠的理念与行动始终贯穿于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因为信阳人深知,环境保护没有休止符,生态建设永远在路上。

“蓝天工程”任重道远

“向大气污染宣战,坚决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硬仗,让全市人民拥有更加优美的环境、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去年7月末,市长乔新江在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暨环保专项行动动员大会上的号召掷地有声。

心动更要看行动。很快,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举措渐次推出。随着一次次动员大会和联席会议的召开,一件件联勤联动和重点整治任务的落实,都如缕缕春风,逐步驱散影响我市生态低碳发展的“阴霾”。

《信阳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信阳市治理淘汰黄标车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的出台印发,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细化了任务、明确了标准、强化了措施。

开展联合督导行动,定期召开工作专题会,分解重点疑难任务至相关辖区,部门、市级财政投入1.3亿元设立“蓝天工程”专项资金……多措并举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

付出就有回报。截至2014年12月28日,我市优良天数为291天,达标率80%,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全年优良天数219天的目标任务;拆改燃煤锅炉64台,超额完成了省里下达的53台拆改任务;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共计24782辆,完成率142%;列入治理任务的安钢集团信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4台烧结机脱硫工程和大唐华豫发电公司4台机组脱硝工程均已通过省环保厅验收……

成绩属于过去,“蓝天工程”任重道远。5月19日召开的全市2015年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会议,分别从扬尘、尾气、燃煤、油烟、秸秆禁烧、涉气工业等六个方面对2015年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细、更高、更严的要求——

通过安装施工场地视频监控装置,渣土车封闭运输、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加强执法检查等措施,强化施工扬尘综合治理,城市建成区快速路以及主、次干道机扫率要达到70%以上;在用汽车环保标志发放率达到90%以上,加大机动车污染监督检查力度,依法处罚无环保标志和冒黑烟车辆上路行驶行为,新增的公交、出租、物流等营运车辆,要优先购买新能源汽车;完成今年省下达的71台燃煤锅炉拆改和市去年下达的尚未完成的27台燃煤锅炉拆改任务;完成4家油库、25台油罐车和346家加油站的油气回收改造、验收工作,对大中型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加装集气罩,建设密闭的油烟排放管道,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完成2条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和1台炼焦炉脱硫治理,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开展珍珠岩、膨润土行业综合治理,完成2台建筑陶瓷窑炉的脱硫综合治理,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废气达标排放……

据监测数据显示,按新标准衡量,我市2014年空气质量已经排不到全省前三。时不我待,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延续信阳“日赏蓝天白云,夜观满天星斗”的景象。

重拳“治水”出实招

“信阳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水质平均达标率和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累计达标率均达到100%,继续保持全省最优”,1月20日,省政府召开2015年度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报了各省辖市2014年度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信阳市政府获“环境保护责任目标任务完成优秀单位”。

可喜成绩的背后,却是一条反复摸索、艰辛漫长的水污染防治之路。众所周知,水污染治理工作并非一日之功,其呈现出的水体污染反复性、季节性、突发性问题成为全国许多地市面临的共性问题。值得庆幸的是,2014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碧水工程”让信阳的“治水”事业逐步走上系统化、科学化、可持续的治理之路。

下重拳、出实招,一年多来,全市上下为“还得清渠如许”,夙兴夜寐,众志成城——

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及中水回用工程的建成与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管网建设的有序开展使污水处理率显著提升;去年10月17日至11月17日开展的“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护母亲河”环保专项行动,对浉河及周边区域的涉水工业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限期整改涉水污染企业15家,立案查处4家,关停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33家,浉河周边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2014年度全市碧水工程工作计划》的出台更为各级、各部门履职尽责提供了制度保障……

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碧水工程”将如何持续推进?记者在5月19日召开的全市2015年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会上找到了答案。

当日会后,市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新一轮的“治水”行动将更全面、更具体、更符合当前信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由发改、环保、城管、水利等多部门统筹推进的城市内河截污治污、河道清理、河岸整治、湿地建设、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工程,将全面推动全市城市河流水质改善;力争3年内完成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的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建成区非雨水排污口的封堵和截污纳管工作,使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基本消除城区污水直排入河现象;强化对造纸、涉重金属、畜禽养殖、食品等涉水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开展南湾湖良好湖泊环境保护,编制实施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年度实施方案,提出保护措施和要求,并加强监管检查,持续促进水质改善……

如今的申城,滨河路旁垃圾不见,浉河水中鱼虾又现,相信信阳百姓儿时记忆里“浉河水儿清又清,南湾湖里鱼欢喜”的景致很快将得以复现。

今年3月,我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重大决策,提出要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预期目标。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大气、水环境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城市环境不好,雾霾笼罩、扬尘飘散、渣土车横行,城市河流垃圾漂浮、河道脏乱、水体污浊,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明城市”。因此,唯有大力推进大气、水污染防治,方能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环保法》备受瞩目,被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上级要求越来越高、制度约束越来越严、刚性任务越来越重、群众期盼越来越多,对于信阳的环保事业而言,这同样是一次关乎经济社会持久发展、老区人民健康福祉的“大考”。

借我雷霆之力,还尔碧水蓝天。全市上下唯有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举措,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来推进大气和水污染防治事业,才能让全市人民呼吸上清新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拥有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真正享受发展带来的好处,不断提高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赵雪峰

见习记者 李 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