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与保障房,一个价格高企,另一个专供保障,两者性质、税收、价格迥异。但如今,遭遇发展瓶颈的楼市在探索新解法,这两者之间的通道正在打开。
笔者在基层调查发现,江苏、四川、山东、湖南等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存量商品房改为保障房:力求既能化解商品房的库存,又能破解保障房的资金短缺问题。
“去库存”已是商品房市场的主基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期,截至4月底,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5681万平方米,比3月底增加6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加33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资金问题日益成为保障房建设中的瓶颈。在当前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不少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的公租房和依托商业开发实施改造的棚改项目,二者的推进都受到影响。
打通存量商品房和保障房的对接通道,成为一剂药方。国土资源部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近期联合发文,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商品住房作为棚改安置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房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一些地方把城市的存量房改成保障房,可以把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兜底和商品房存量的消化有机结合起来。
政府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防范权力寻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专家反映,政府出手购买商品房,这体现了分类调控的思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楼市库存,但究竟效果如何,还有待继续观察。
一些基层干部反映,目前部分城市还缺乏规范的操作细则,尤其是如何选择房源和定价方面难以把握,而且市场上缺乏相应的住房产品。从政府采购程序、选房标准和资金监管等方面相关指导政策和操作规范有待细化。另外,商品房里面有土地费用、税费等,但政府组织建设的保障房的成本低于市场开发的项目,能不能把这块成本降下来是吸引企业参与的关键。(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