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晓
3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河南调研期间,强调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纪”在“法”前,用纪律管住大多数。作为基层纪委书记,我对王岐山同志提出的把纪律挺在前面、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有着强烈的共鸣。纪检监察机关不是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执纪、问责。监督执纪问责重在抓早抓小抓纪律,将监督执纪问责日常化、具体化、制度化,不留空当、不留死角、不容间歇,在监督中执纪,在执纪中问责。
定制度,确保监督日常化
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业全面“三转”,是纪律要求,更是形势所迫。然而,如果没有具体的措施,在履行监督主职上往往会出现思想上的空白和方向上的迷茫。尤其是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习惯于“打长工”“当小工”“干杂活“,回归主业主职后,大多是茫茫然不知所以然。因此,必须及时定制度、教方法、给抓手,使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明确监督执纪的常态工作。为此,浉河区先后制定了《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履行纪检监察建议书的实施办法》《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等,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程序和纪律要求。各项制度体现出监督工作抓日常、日常抓的常态化,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扎根主业有定力,严格执纪不手软,促使主业主职落到实处。这些制度实施以来,全区纪检监察干部从原来等待观望的迷茫中解脱出来,由被动等待工作转为主动争取工作,由原来擅长“杂家”转为主业“专攻”。
明责任,确保监督实效性
制定了办法和方法,还要明确责任和任务,有了责任和任务才能确保监督工作的实效性。监督工作取得了实效,才能体现纪律的严明与威严。近年来,我们将监督工作化为项目抓手,先后开展了执纪“一对一”“小信件大问责”“勤记廉情本”等活动,促使监督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执纪“一对一”,即全区16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每人联系一个行政村,在区纪委机关同志的引领下,对民政低保、退耕还林、危房改造等惠民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采取查看发放台账、抽查核对信息、座谈走访群众、参加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看资金渠道是否畅通、惠民政策是否落实,坚决堵住跑、冒、滴、漏,规范村官权力,防止“小官巨腐”“小官大贪”。
“小信件大问责”,即认真核查每个信访举报件,对查否的信访举报件一律进行交叉复核,从严追究不认真履职、敷衍塞责甚至以权谋私的行为。
“勤记廉情本”,即要求全区每名科级党员干部结合岗位职责,梳理排查廉政风险点,认真撰写《廉情笔记》,并将《廉情笔记》撰写记录情况作为年终党风廉政建设综合考评的一项内容。
通过量化监督职责,完成项目任务,抓住关键节点,针对重点领域,以执纪推动监督,以问责严肃执纪,力争把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管好管住,让群众看得到、体会到、享受到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的成果。
强问责,确保纪律严起来
监督工作不能走形式、一阵风,更不能耍“花枪”、图热闹,而要严督实查、即查即纠、真枪真刀地应对违纪行为与问题。在各项监督检查中,要时刻保持敏锐性、洞察力,通过表象看透本质,通过小事看到大事,通过简单看到复杂。小苗头不忽略,小问题不放过,小细节不轻视,做到督查到哪里,执纪到哪里,谁违纪就问谁的责,谁负责就追谁的责。
近年来,浉河区纪委紧抓监督这根弦,成立了三个作风督查组,分别对应到全区划分的三大工作片区,锁定逢年过节和调整干部之际,从“小牌桌”“小饭桌”“小汽车”“小习俗”“小卡片”等小处入手,把执行“禁牌令”“禁宴令”“禁赌令”和整治上班病、享乐风、慵政懒政不作为等专项督查贯穿始终,采取日查日纠、点名曝光的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督查督办。此外,我们结合茶区特色,建立了“品茗斋”,将在监督中发现的有苗头性问题的党员干部随时约到“品茗斋”品茶话廉,温馨提醒,起到很好的“扯扯袖子”“拉拉手”的作用,达到了“红红脸”“出出汗”的效果。
近年来,我们共开展各类督查260余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120余起,点名曝光160余人,对用公款宴请、迎来送往、公车私用和违反规定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21名党员干部给予了党政纪处分;对32名因工作不力导致分管部门和单位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的科级干部分别进行了诫勉谈话和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为官不为的,立案查处56起,处分42人,其中移交司法机关案件5起。
监督是支撑,执纪是保障。通过监督发现问题,通过问责严肃执纪。通过执纪,监督才能生效,问责才能生威。主动监督,严格问责,才能将纪律挺在前面。只有将纪律挺在前面,才能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大局意识。
(作者系中共浉河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