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句

吃茶,春夏秋冬,无时不宜,如得半日之闲,找个去处吃吃茶,或有三两朋友聚在一起随便谈些什么,也是一件赏心的事。病休在家,常常一个人去文庙,在茶室里,泡一杯茶,读一本书,茶冲得淡了,书也粗粗翻过,于是起身,沿着小道,在绿荫丛中走上一圈,看看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再慢慢地踱回家去。

知堂老人以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正亦断不可少。”(《喝茶》)如今“瓦屋纸窗”,几乎不存;“素雅的陶瓷茶具”,也都被透明的玻璃杯替代了;同饮的二三人,却还是有的,于是聚在一起,天南海北,闲聊一番,也是极好的一种休憩。偶尔也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但既然是“片刻优游”,又何必去谈什么学问,否则也失去了吃茶的滋味。 ·

俗话说:“新茶陈柴山泉水。”吃茶首先讲究茶叶,本地特产碧螺春,传为康熙题名,极负盛誉,而今价格昂贵,品级高的,也就难得一尝了。平常吃的是各种绿茶,偶也有西湖龙井、庐山云雾、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只要是“明前”或“雨前”的,用好水冲泡,便可见得杯盏之中,一枪一旗,徐徐舒展,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正可让人进入清淡的绿与清淡的苦的那种境界。既然吃茶是一种享受,那么环境也是很要紧的,虽说境由心造,然而对于我等这样的平常人来说,给浮躁以宁静,给忧郁以畅怀,不能没有一个清雅幽静的地方。

苏州园林是吃茶的好去处,只是平时游客极多,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茶室里难免笑语喧哗。因此去园林吃茶,必须寻个雨天,那时人迹寥寥,庭院寂寂,偶有吱吱喳喳的麻雀,从屋檐里飞出来,又躲到枝叶繁茂的大树上去,这吃茶就有许多情趣了。如果在沧浪亭的茶榭里吃茶,对岸杨柳依依,伞影绰绰,颇有“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径黄昏”的意境。如果在东园的楼台上吃茶,一抹城垣仿佛是隐隐的小丘,便有“山色空蒙水亦奇”的大略了。而在网师园的茶室,窗外的粉墙衬映着翠竹石笋,令人会想起这粉墙之外的小巷,或许正有一枝红杏在悄悄地舒展,于是便很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情味了。如果是在雪天,园林自然更为幽静,茶室里未必很暖和,但氤氲的热茶,弥散着若有若无的香味,轻轻的谈笑,以及烟头的那一点暗红,那一缕袅袅的青烟,心底自会有微微的暖意。这时,雪还在下着,屋外是一片纯白。也许会有人联想起大观园里的那个雪天,几个姑娘身披猩红的斗篷,正说笑着,沿着曲径踏雪而来。这猩红在白色的天地里,是那样的灼眼,确乎是这琉璃世界里的最好点缀。

我的吃茶,最舒心的一次是在西湖。那是晚秋的一个清晨,本想去楼外楼吃点心,想不到竟然关门,便走到孤山沿湖的梅鹤茶室。泡了杯茶,坐在藤椅里慢慢品啜。这时,湖上静悄悄的,弥漫着淡淡的晨雾,远处的山峦约略有点影子。那茶碧绿绿的,如同春雨后山中的树色,渐渐地只觉得这茶清而不醇,甘而不冽,口颊生香,芬芳隽永。茶吃了半晌,心底里很是快然,起座离去的时候,不知怎么一来,记起了苏东坡的诗——“对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