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的共同使命,在当下中国更显紧迫。日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强调,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建设者,生产、生活过程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过程。这是向全社会发出了强烈信号,环境面前人人平等,生态建设无人例外。打好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硬仗,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人人看到问题”,变成“人人都来参与解决问题”,把全社会的步调都调整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

用“局外人”的心态来看待出现的生态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忌。事实上,生态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关联。尤其是在我国迈向工业化中后期过程中,生态对生产、生活的敏感性大大增强,生态系统也无时无刻不承受着来自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严峻考验。每个人的生活行为虽然不像工厂排污水、排废气那样对环境造成显性影响,但点点滴滴汇聚起来都在影响着环境的质量。比如乱丢垃圾、高耗能行为、过度依赖汽车出行等。这些都构成了对生态环境的“加害”。但需要警惕的是,很多人往往在环境问题出现时,只想到自己是呼吸不到清新空气、喝不上干净水的受害者,而很少从环境加害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行为。

解决我国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当前,正如意见所指出的那样,要千方百计唤醒全体社会成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把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自己的事、紧迫的事、体现社会责任的事,做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派、支持者、参与者。

当务之急是要把生态文明的主流价值观根植到每个社会成员中的心坎里。敬畏自然,才有文明,尊重生态,才有发展。无论是政府决策者,还是企业经营者,都要把生态文明价值观高高地举起来、亮出来。当发展决策与生态文明发生冲突时,知道孰轻孰重,当物质利益与生态利益发生碰撞时,知道何为优先。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都应自觉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为镜,多做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事情,摈弃破坏环境和侵害生态的恶行,努力形成人人崇尚生态文明、人人尊重自然环境的社会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看决心,更看每个人的行动。生态文明根本出路在建设,自然环境基本状态在保护,而无论是建设还是保护,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拿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拧紧水龙头到遵守标准设定空调温度,从少开一天车到采用绿色低碳方式出门,从减少房间开灯时间到节约能源系列行动,从捡拾垃圾到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堆放,从保护自然草木到主动栽树种草,从欣赏青山绿水到保护青山绿水等。这些对生态友善的行动,贵在持之以恒,贵在以少积多,贵在从善如流。

生态文明建设靠自觉,也靠倒逼。当前,在建设“美丽中国”共同心愿的牵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在由执政党的高度自觉向全社会的高度自觉转化,社会成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正日益提升,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需要抓住用好。要进一步巩固提高社会成员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强化树立“环境建设从我做起”的意识,从而形成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在路上的生动局面。

(新华社南京5月8日电)